《幽禽》

时间: 2025-01-27 04:00:35

已伴传书燕,休随匝树鸦。

春鸣变高柳,暮散落馀花。

格磔林烟迥,啁啾观月斜。

宁同七十二,镇在莫愁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幽禽 宋祁 〔宋代〕 已伴传书燕,休随匝树鸦。 春鸣变高柳,暮散落馀花。 格磔林烟迥,啁啾观月斜。 宁同七十二,镇在莫愁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幽禽的形象,它不同于传递消息的燕子,也不像围绕树木飞翔的乌鸦。它在春天鸣叫时,声音高亢,仿佛能改变高柳的形态;到了傍晚,它的鸣叫声散落,如同残留的花瓣。在林间烟雾中,它的鸣叫声回荡,观察着斜月。它宁愿与众不同,长久地停留在莫愁家中。

注释:

  • 幽禽:指隐居或不常见的鸟类。
  • 传书燕:指传递消息的燕子。
  • 匝树鸦:围绕树木飞翔的乌鸦。
  • 春鸣变高柳:形容鸟鸣声高亢,仿佛能影响周围的景物。
  • 暮散落馀花:形容鸟鸣声在傍晚时分散落,如同残留的花瓣。
  • 格磔:形容鸟鸣声。
  • 啁啾:形容鸟鸣声。
  • 七十二:指七十二变的神通,这里比喻幽禽的独特。
  • 莫愁家:指莫愁湖边的家,这里象征幽禽的栖息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幽禽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独特个性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隐居或寻求心灵宁静时所作,通过对幽禽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幽禽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独特个性的追求。诗中,“已伴传书燕,休随匝树鸦”一句,通过对比传书燕和匝树鸦,突出了幽禽的与众不同。“春鸣变高柳,暮散落馀花”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幽禽鸣叫时的情景,赋予了幽禽以生命力和美感。“格磔林烟迥,啁啾观月斜”进一步以林烟和斜月为背景,增强了幽禽的神秘感和超然感。最后一句“宁同七十二,镇在莫愁家”则表达了作者对幽禽独特个性的赞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伴传书燕,休随匝树鸦”:通过对比传书燕和匝树鸦,突出了幽禽的与众不同。
  2. “春鸣变高柳,暮散落馀花”: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幽禽鸣叫时的情景,赋予了幽禽以生命力和美感。
  3. “格磔林烟迥,啁啾观月斜”:以林烟和斜月为背景,增强了幽禽的神秘感和超然感。
  4. “宁同七十二,镇在莫愁家”:表达了作者对幽禽独特个性的赞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传书燕和匝树鸦的对比,突出了幽禽的独特性。
  • 拟人:将幽禽的鸣叫声拟人化,赋予了它生命力和情感。
  • 意象:通过春鸣、高柳、暮散、馀花等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和听觉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独特个性的追求。通过描绘幽禽的形象,作者抒发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意象分析:

  • 春鸣:象征生机和活力。
  • 高柳:象征高洁和坚韧。
  • 暮散:象征宁静和淡泊。
  • 馀花:象征美丽和短暂。
  • 林烟:象征神秘和深邃。
  • 斜月:象征孤独和超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幽禽”指的是什么? A. 传书燕 B. 匝树鸦 C. 隐居或不常见的鸟类
  2. “春鸣变高柳”中的“变”字如何理解? A. 改变 B. 影响 C. 变化
  3. “宁同七十二”中的“七十二”指的是什么? A. 七十二变的神通 B. 七十二个地方 C. 七十二种鸟
  4. “镇在莫愁家”中的“莫愁家”象征什么? A. 隐逸生活 B. 世俗纷扰 C. 传递消息

答案:1. C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描绘山中鸟鸣,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 杜甫的《绝句》: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鸟鸣涧》与宋祁的《幽禽》:两首诗都通过描绘鸟类,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而宋祁的诗更注重鸟类的独特性和神秘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包括宋祁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