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茂秦金山寺亭上望西湖》

时间: 2025-01-10 22:02:42

孤亭遥上翠微重,槛外空林何处钟。

秋到诸天开薝卜,湖连双阙散芙蓉。

云光忽落鼋鼍窟,雨色飞来鸑鷟峰。

自信登临能作赋,肯令陶谢不相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亭遥上翠微重,槛外空林何处钟。
秋到诸天开薝卜,湖连双阙散芙蓉。
云光忽落鼋鼍窟,雨色飞来鸑鷟峰。
自信登临能作赋,肯令陶谢不相从。

白话文翻译:

孤零零的亭子高高耸立在重重的山翠之上,窗外空旷的林中不知何处传来钟声。秋天到了,天空中薝卜花(即秋天的花)绽放,湖水与双阙(指高楼)相连,散发着芙蓉花的香气。云彩的光影忽然投射到鼋鼍(即水獺)洞里,雨色从天而降飞向鸑鷟峰(即一种鸟的名字)。我自信可以登高作赋,希望能追随陶渊明与谢灵运的步伐。

注释:

  • 孤亭:独立的亭子。
  • 翠微重:指远处青翠的山重叠。
  • 槛外空林:窗外空旷的树林。
  • :指寺庙的钟声。
  • 薝卜:一种秋天开花的植物。
  • 双阙:指一对高楼,象征名胜古迹。
  • 芙蓉:荷花,湖中的美丽花卉。
  • 云光:云彩的光影。
  • 鼋鼍窟:指水獺的栖息地。
  • 鸑鷟:一种鸟,常生活在高山中。
  • 陶谢:指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位著名的古代诗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攀龙,明代诗人,字景升,号月洲,出身于书香门第,以诗词和散文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景、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西湖的金山寺亭上,正值秋季,诗人身处风景如画之地,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因而写下这首诗以抒发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西湖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其渴望与古代诗人陶渊明、谢灵运比肩而立的志向。诗中“孤亭遥上翠微重”一句,既描绘出亭子的孤立,也渗透出一种高远的情感;“槛外空林何处钟”则通过钟声的隐约传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意境。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薝卜花、芙蓉湖、云光、雨色等多种景象,将秋天的气息与湖光山色一一呈现,展现了西湖的美丽,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自信的心态和对古代诗人高洁品格的向往,强调了创作的渴望和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孤亭遥上翠微重”:孤独的亭子高高耸立在层叠的青翠山林之上,给人一种高远的感觉。
    • “槛外空林何处钟”:窗外的空旷树林中,钟声似乎从远处飘来,增添了静谧的氛围。
    • “秋到诸天开薝卜”:秋天的到来使得天空中的薝卜花竞相开放,展现出秋天的生机。
    • “湖连双阙散芙蓉”:湖水与双阙相连,湖中盛开的芙蓉花映衬着高楼,形成美丽的画面。
    • “云光忽落鼋鼍窟”:云彩的光影不经意间落在水獺的洞穴里,造成了光影的变幻。
    • “雨色飞来鸑鷟峰”:雨色从远方飞来,向鸑鷟峰飘去,描绘出秋天的气候变化。
    • “自信登临能作赋”:我自信能够在这里写下我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 “肯令陶谢不相从”:希望能够与陶渊明、谢灵运这样的诗人并肩而行,不愿落后于他们。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秋到诸天开薝卜”来比喻秋天的来临,生动形象。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结构,如“孤亭遥上翠微重,槛外空林何处钟”。
    • 拟人:通过“云光忽落”,赋予自然之物以情感,使景物更具生动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秋景的热爱,以及对古代诗人风范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创作的自信与热情,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艺术理想的情怀。

意象分析:

  • 孤亭:代表孤独与高洁的追求。
  • 翠微:象征大自然的美好与清新。
  • 薝卜:秋天的象征,体现出季节的变换。
  • 双阙:代表人文景观,表现出历史的厚重感。
  • 芙蓉:象征美丽与纯洁。
  • 云光、雨色:自然变化的象征,表达了诗人的细腻观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亭遥上翠微重”描绘的是: A. 亭子在山下
    B. 亭子在山上
    C. 亭子在湖中
    D. 亭子在城市

  2. “秋到诸天开薝卜”中的“薝卜”是什么季节的象征?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3. 诗中提到的“陶谢”指的是: A. 两位历史人物
    B. 两种花
    C. 两个山峰
    D. 两种鸟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李攀龙《与茂秦金山寺亭上望西湖》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李白更注重豪放的气势,而李攀龙则细腻描绘,强调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