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前夕》

时间: 2024-09-19 20:38:58

风透疏棂景色清。

凄凄四壁怨蛩鸣。

夜深微湿露无声。

砌上落花和月落,帘前明月近花明。

又看河汉半斜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前夕
风透疏棂景色清。
凄凄四壁怨蛩鸣。
夜深微湿露无声。
砌上落花和月落,
帘前明月近花明。
又看河汉半斜倾。

白话文翻译:

风透过稀疏的窗棂,景色显得清新。
四壁凄凉,只有蟋蟀在怨鸣。
夜深了,微微的潮湿和露水无声地降落。
石阶上落花伴随着月光的消逝,
窗帘前的明月映照着花的明亮。
再看那银河,斜斜地倾斜着。

注释:

  • 浣溪沙:词牌名,常用于描写风景和抒发情感。
  • 疏棂:稀疏的窗棂。
  • 怨蛩鸣:蟋蟀在夜中鸣叫,悲怨的声音。
  • 微湿露无声:微湿的露水静静地落下,环境宁静。
  • 砌上落花和月落:石阶上有落花,月亮也在慢慢消逝。
  • 河汉:指银河,古人以银河为天上的河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小鸾,明代著名的女词人,以其清丽的词作而闻名。她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常融入对时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浣溪沙 前夕》写于一个静谧的夜晚,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个人的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孤寂。开头一句“风透疏棂景色清”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的夜晚,透过窗棂,微风轻拂,景色显得格外清晰。接着,诗人描绘了墙壁的凄凉与蟋蟀的哀鸣,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夜深时,露水悄然降落,给人一种无声的湿润感,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忧伤。

后面的几句则引入了更为丰富的意象。“砌上落花和月落”,落花与月光交相辉映,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又看河汉半斜倾”,则将视野扩大至浩瀚的银河,带来一种辽阔的感受,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思绪如银河般绵延不绝。

整首词以清丽的景色和细腻的情感触动人心,展现了诗人对夜晚的深刻感悟与思考,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透疏棂景色清:夜风轻轻吹来,清新的景色透过稀疏的窗棂映入眼帘。
  2. 凄凄四壁怨蛩鸣:四周的墙壁显得凄凉,蟋蟀在低声哀鸣,增添了孤独感。
  3. 夜深微湿露无声:夜深人静,湿润的露水悄然无声地降落,渗透着静谧。
  4. 砌上落花和月落:石阶上落下的花瓣与渐渐消逝的月色交织。
  5. 帘前明月近花明:窗帘前明亮的月光照耀着附近的花朵,显得格外清晰。
  6. 又看河汉半斜倾:最后一眼望去,银河斜斜地倾斜,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拟人:蟋蟀的鸣叫被赋予了怨恨的情感,增强了孤独的氛围。
  • 对仗:如“落花”和“月落”,形成对比,增强了意境。
  • 比喻:将银河比作倾斜的河流,构建出深邃的夜空意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细腻观察,流露出孤独的情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轻松。
  • :象征宁静与思念。
  • :象征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 银河:象征广阔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透疏棂”意指什么?

    • A. 风透过窗棂
    • B. 风吹起树叶
    • C. 风把花吹落
    • 答案:A
  2. “怨蛩鸣”中的“怨”字可以理解为:

    • A. 开心
    • B. 悲伤
    • C. 愤怒
    • 答案:B
  3. 诗句“又看河汉半斜倾”中“河汉”指的是:

    • A. 长江
    • B. 银河
    • C. 黄河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在描绘夜晚的宁静,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波动,而叶小鸾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明代女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欣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