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梅》

时间: 2025-01-11 07:56:04

策杖寻芳,小溪深雪前村路。

暗香时度。

更在清幽处。

一见冰容,便有西湖趣。

题新句。

句成梅许。

折得南枝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梅
策杖寻芳,小溪深雪前村路。
暗香时度。更在清幽处。
一见冰容,便有西湖趣。
题新句。句成梅许。
折得南枝去。

白话文翻译

我手持拐杖,寻觅梅花的芳香,沿着小溪深藏在雪中的村道前行。
暗淡的香气时而飘散,尤其是在那清幽之处。
一见梅花的冰清玉洁,便让我想起了西湖的情趣。
我为此题写了几句诗,梅花也为我的诗句而欢喜。
我折下一枝南方的梅花,带回家去。

注释

  • 策杖:指手持拐杖,形容老者或行动不便者的状态。
  • 寻芳:寻找花香,指赏花。
  • 小溪深雪:描绘小溪在雪中的情景,说明环境的清冷与静谧。
  • 暗香:指隐隐约约的香气。
  • 冰容:形容梅花的清冷、纯洁的外观。
  • 西湖趣:西湖以其风景如画而闻名,意指梅花的美丽引起了对西湖的联想。
  • 新句:指新写的诗句。
  • 梅许:梅花为我的诗句所高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秉忠,元代诗人,字子云,号梅溪,出身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南宋文化传承时期,梅花作为冬季的代表花卉,象征着坚韧与清雅,诗人借梅花抒发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点绛唇 梅》是一首描绘梅花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与赞美。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梅花在寒冬中的独特魅力。开篇“策杖寻芳”,则展现了诗人一边欣赏梅花,一边沉浸在自然之中的闲适心态。接着,“暗香时度”让人仿佛能闻到梅花的清香,营造出了一种静谧而清幽的氛围。

“冰容”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洁白与清冷,进一步突显了梅花的高雅气质。同时,诗人提及西湖,利用名胜古迹的意象,增强了情感的共鸣,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结尾部分,诗人以“折得南枝去”收尾,表现出一种追求与珍藏的态度,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词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活美好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策杖寻芳:诗人手持拐杖,象征着他在寻找梅花的芳香,展现出一种悠闲的心境。
    • 小溪深雪前村路:描绘了村道被深雪覆盖的景象,表现出冬季的冷清。
    • 暗香时度:暗含梅花的香气在空气中时隐时现,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更在清幽处:指出梅花最香的地方在于其清幽的环境。
    • 一见冰容:形容梅花的冰清玉洁,令人心生向往。
    • 便有西湖趣:联想到西湖的美丽,表现出梅花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 题新句:诗人写下新句,表达对梅花的赞美。
    • 句成梅许:梅花对诗人的赞美表示欢喜。
    • 折得南枝去:将梅花折下,象征着对美的追求与珍藏。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清香比作一种幽静的存在。
    • 拟人:梅花似乎能理解诗人的心情,给予赞许。
    • 对仗:整首词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以及自然美的热爱,表现出在寒冷冬季中梅花所带来的温暖与希望。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纯洁与高雅,是寒冬中盛开的花朵,寓意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 小溪、雪:描绘出冬季的冷寂与清幽,提供了梅花生长的环境背景。
  • 西湖:象征着美丽与诗意,联结了自然与人文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点绛唇 梅》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刘秉忠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冰容”主要形容什么? A) 雪
    B) 梅花
    C) 西湖

  3. “折得南枝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梅花的遗憾
    B) 对美的珍藏与向往
    C) 对冬天的厌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冕
  • 《梅花落》——李清照

诗词对比

  • 王冕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题,展现了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与美丽,风格更为直白。
  • 李清照的《梅花落》:则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通过梅花映射个人的情感经历。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花文化与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