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蟾宫曲》
时间: 2025-01-11 05:21: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调】蟾宫曲
作者: 刘秉忠〔元代〕
盼和风春雨如膏,花发南枝,北岸冰销。
夭桃似火,杨柳如烟,夯夯桑条。
初出谷黄莺弄巧,乍衔泥燕子寻巢。
宴赏东郊,杜甫游春,散诞逍遥。
炎天地热如烧,散发披襟,纨扇轻摇。
积雪敲冰,沉李浮瓜,不用百尺楼高。
避暑凉亭静扫,树阴稠绿波池沼。
流水溪桥,右军观鹅,散诞逍遥。
梧桐一叶初凋,菊绽东篱,佳节登高。
金风飒飒,寒雁呀呀,促织叨叨。
满目黄花衰草,一川红叶飘飘。
秋景萧萧,赏菊陶潜,散诞逍遥。
朔风瑞雪飘飘,暖阁红炉,酒泛羊羔。
如飞柳絮,似舞胡蝶,乱剪鹅毛。
银砌就楼台殿阁,粉妆成野外荒郊。
冬景寂寥,浩然踏雪,散诞逍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四季的变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感受。春天,温暖的风和春雨滋润着大地,花朵在南边绽放,北岸的冰雪融化。桃花如火般艳丽,柳树轻盈如烟,桑树枝条繁茂。初春时,黄莺在谷中歌唱,燕子刚衔泥筑巢。作者在东郊游赏,感受到春天的快乐和悠闲。夏天的天气炎热,作者披发摇扇,享受着清凉。即使在炎热的夏天,积雪敲打冰面,李子沉浮于水面,不必登高观望。避暑时,凉亭静谧,树荫浓密,波光粼粼的池水映照着。流动的溪水和桥边的风景,令人心旷神怡。秋天,梧桐开始掉落第一片叶子,东篱的菊花绽放,适逢佳节时节。金风送爽,寒雁鸣叫,蛐蛐也在喧闹。满眼黄花凋零,红叶飘落的景象,令人感到秋天的萧瑟。陶渊明品菊赏秋,尽情享受悠闲时光。冬天,北风带着瑞雪飘落,温暖的房间里红炉烤火,酒杯中漂浮着羊羔肉。像飞舞的柳絮和蝴蝶,鹅毛似的雪纷纷而下。银白的楼台宫殿,粉妆的野外荒郊,冬日的寂寥中,作者在雪中浩然行走,依然是那份闲适与逍遥。
注释
- 夭桃:指的是盛开的桃花,形容花朵的艳丽。
- 杨柳如烟:描绘杨柳树轻柔的姿态,像烟雾一样飘渺。
- 乍衔泥:指燕子首次衔泥筑巢,形象生动。
- 散诞逍遥:形容游玩的悠闲自在。
典故解析
- 杜甫游春: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游春诗而闻名,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
- 陶潜: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诗人,以隐逸生活和田园诗著称,常常吟诵菊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秉忠,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人们对安宁生活的渴望,通过四季变化表现人生的恬淡与闲适。
诗歌鉴赏
《蟾宫曲》这首诗以四季为线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幻与人们的生活态度。春天的生机勃勃,夏天的炎热,秋天的萧瑟,以及冬天的寂静,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每个季节的特点。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也蕴含着对生活的哲思,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豁达。每个季节的描写都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感人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诗人在游赏四季之美的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愉悦交织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盼和风春雨如膏:渴望春风和春雨滋润大地。
- 花发南枝,北岸冰销:南边的花朵盛开,北边的冰雪开始融化。
- 夭桃似火,杨柳如烟:桃花鲜红如火,柳树轻柔如烟。
- 乍衔泥燕子寻巢:燕子刚衔泥土开始筑巢。
- 宴赏东郊,杜甫游春:在东郊游玩,联想到杜甫的春游。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夭桃似火”形容桃花的色泽鲜艳。
- 拟人:如“黄莺弄巧”,赋予鸟类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散发披襟,纨扇轻摇”,形成整齐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季节变换描绘,表达了人生的自然与恬淡,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生机、希望
- 夏:热情、欢快
- 秋:萧瑟、沉思
- 冬:寂静、冷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夭桃似火”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桃花的颜色
- B) 桃树的形态
- C) 桃子的味道
- D) 桃花的香气
-
“乍衔泥燕子寻巢”描绘了哪个季节的场景?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答案
- A) 桃花的颜色
- A) 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蟾宫曲》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更侧重于月光与水的交融,通过景物表达情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