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津游修觉山》

时间: 2025-01-11 10:04:27

旧闻修觉寺,苇岸却维舟。

句法雄千古,山形尽数州。

野宽仍据会,江合却分流。

畏暑犹如此,吾方事远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新津游修觉山
李流谦 〔宋代〕

旧闻修觉寺,苇岸却维舟。
句法雄千古,山形尽数州。
野宽仍据会,江合却分流。
畏暑犹如此,吾方事远游。


白话文翻译:

我早就听说过修觉寺,苇岸边停着小舟。
其句法雄伟,历经千古;山的形状则如同各州。
旷野宽广仍然汇聚,江河却在此地分流。
即使畏惧酷暑,我依然希望远游。


注释:

字词注释

  • 修觉寺:寺庙的名称,意指有修行和觉悟的地方。
  • 苇岸:芦苇生长的岸边。
  • 维舟:停船,系舟。
  • 句法:诗歌的句子结构和形式。
  • 雄千古:形容诗句的雄伟,历久弥新。
  • 山形:山的形状。
  • 据会:依靠,聚会。
  • 江合却分流:江水相汇却又分流。

典故解析

  • “修觉寺”可能与佛教文化相关,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寺庙的崇敬与向往。
  • “雄千古”暗示诗人对古代文学的欣赏和对自身文学追求的自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常常描绘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诗人游览新津的修觉山时,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悟,以及对远行的渴望。诗中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对山水景致的抒情。


诗歌鉴赏:

《过新津游修觉山》是一首抒发游览之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修觉寺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深切感悟。开头的“旧闻修觉寺”引出主题,显示出诗人对这处名胜的向往和期盼。接下来的“句法雄千古”既是对修觉寺的文人气质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对古典诗词的追求。

“山形尽数州”则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山的壮丽,仿佛整个州都在这山的形状中得以体现,显示出自然的博大与雄伟。接下来“野宽仍据会,江合却分流”则描绘了开阔的野外与江流交汇的景象,暗含诗人对大自然的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一句“畏暑犹如此,吾方事远游”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虽感到酷暑的炙热,却依然渴望去远方旅行,展现了他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由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我追求和精神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旧闻修觉寺:表达了对修觉寺的向往,暗示过去的了解。
  • 苇岸却维舟:描绘了宁静的水边景象,象征着休憩与思考。
  • 句法雄千古:赞美古代诗歌的伟大,表达诗人对文学的尊重。
  • 山形尽数州:强调山的雄伟,联想到地理的辽阔。
  • 野宽仍据会: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开阔,展示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 江合却分流: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变化。
  • 畏暑犹如此:表达了尽管有不适,依然选择追求自由的决心。
  • 吾方事远游:诗人对未来游历的向往,展现了勇敢与探索精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山形尽数州”,将山与州相比较,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如“句法雄千古,山形尽数州”,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野宽”“江合”展示自然的多样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修觉寺:象征着人文修养和精神追求。
  • 苇岸: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安宁。
  • 山、江: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流动。
  • 酷暑:生活中的挑战与不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修觉寺”代表什么?

    • A. 一处名胜
    • B. 一座高山
    • C. 一位诗人
    • D. 一条江河
  2. “句法雄千古”中“雄”字的意思是:

    • A. 强壮
    • B. 壮丽
    • C. 勇敢
    • D. 高贵
  3. 诗人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 A. 回家
    • B. 远游
    • C. 学习
    • D. 休息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高》通过描绘高耸的山峰和辽阔的视野,表达了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与李流谦的《过新津游修觉山》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李流谦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
  • 《李流谦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