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其五》

时间: 2025-01-26 01:59:39

疏疏帘色映苍苔,屋角诸峰晓翠开。

蝶护残花痴不去,鸟争馀食惯仍来。

向来栖遁初无意,从古经纶别有才。

抱杖风前一长啸,破愁安得即时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疏疏帘色映苍苔,
屋角诸峰晓翠开。
蝶护残花痴不去,
鸟争馀食惯仍来。
向来栖遁初无意,
从古经纶别有才。
抱杖风前一长啸,
破愁安得即时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帘子轻轻摇曳,透出青苔的色彩。屋角的山峰在晨曦中显得格外翠绿。蝴蝶依恋着残花不愿离去,鸟儿争相来觅食,似乎习惯于此。往昔的栖息与隐遁并非出于心意,而是自古以来的安排与才华。诗人手握拐杖,在风中高声长啸,愁苦又怎么能在此时用酒杯来解除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疏疏:形容稀疏的样子。
  • 帘色:窗帘的颜色,映照出外面的景象。
  • 苍苔:青苔,生长在湿润地方的植物,常用来比喻幽静的环境。
  • 诸峰:指多座山峰。
  • 蝶护:蝴蝶护着。
  • 馀食:剩下的食物。
  • 栖遁:栖息与隐遁,指归隐的生活。
  • 经纶:才华,通常指治国理政的能力。
  • 破愁:解除忧愁。

典故解析:
“向来栖遁初无意”可看作对隐逸生活的反思,古代隐士往往自觉地选择隐居生活,而这里则暗示这种选择并非出于真心,而是历史和环境的推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是宋代的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以山水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何时并不明确,但可以看作是在诗人某次游历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交融,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思考和对愁苦的反思。

诗歌鉴赏:

《遣兴 其五》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早晨的自然景象,诗人在清晨的宁静中,感受到花蝶与鸟鸣的生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中的“疏疏帘色映苍苔”一语,既描绘出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又隐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蝴蝶和鸟儿的出现,仿佛让残花和馀食都显得生机勃勃,诗人用“痴不去”和“惯仍来”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生物的执着与循环。

在后半部分,诗人开始自省,认为自己选择隐居生活的初衷并非出于内心的渴望,而是历史所赋予的角色。诗人在风中高声长啸,似乎在宣告一种超越世俗的洒脱与无奈,愁苦并不是酒杯所能解除的,反而是对生活的深刻认识与接受。

整首诗以自然之美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疏疏帘色映苍苔:帘子轻轻摆动,映出青苔的颜色,营造出清晨的宁静氛围。
  • 屋角诸峰晓翠开:屋角的山峰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翠绿,描绘出自然的生机。
  • 蝶护残花痴不去:蝴蝶依恋着残花,体现出生命的执着与美好。
  • 鸟争馀食惯仍来:鸟儿争抢剩下的食物,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动景象。
  • 向来栖遁初无意:隐居的生活并非出自内心的真正愿望,反映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 从古经纶别有才:历史赋予的角色与才华,显示出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 抱杖风前一长啸:手握拐杖,在风中高声长啸,表达一种洒脱的态度。
  • 破愁安得即时杯:愁苦如何能通过酒杯解除,暗示了对人生苦闷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表现诗人的情感。
  • 拟人:蝴蝶和鸟儿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与行为,使得自然景象更具生气。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对内心愁苦的无奈,传达出一种超脱与洒脱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帘色:象征着生活的细腻与柔和。
  • 苍苔:象征着幽静与自然。
  • 残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 蝶与鸟:代表生机与灵动,反映自然的活力。
  • :象征着诗人的隐逸生活与人生的历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疏疏帘色映苍苔”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清晨的宁静
    b. 傍晚的喧闹
    c. 晴朗的午后
    答案:a

  2. “向来栖遁初无意”指的是什么?
    a. 隐居生活的无奈
    b. 对自然的热爱
    c. 生活的丰富多彩
    答案:a

  3. 诗人认为愁苦如何能解除?
    a. 通过酒杯
    b. 通过旅行
    c. 无法解除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自然的感悟。
  • 王维《鹿柴》:体现自然与内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李流谦与王维的作品均以自然为背景,但李流谦更侧重于对内心愁苦的反思,而王维则多表现出对自然的悠然自得和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流谦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