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永新杜宰解印还朝探梅》

时间: 2025-04-29 01:39:38

去年摘山初弄兵,永新县前戈剑腥。

杜侯不持一寸铁,闭合坚卧民不惊。

军前米作山谷聚,木牛流马安用许?

但令绿林无点尘,何须烂额尽麒麟?

紫皇急才霄不寐,斯人合著班行里。

速骑匹马谒明光,夜来溪风吹玉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永新杜宰解印还朝探梅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去年摘山初弄兵,
永新县前戈剑腥。
杜侯不持一寸铁,
闭合坚卧民不惊。
军前米作山谷聚,
木牛流马安用许?
但令绿林无点尘,
何须烂额尽麒麟?
紫皇急才霄不寐,
斯人合著班行里。
速骑匹马谒明光,
夜来溪风吹玉霜。

白话文翻译:

去年在山上刚刚开始打仗,
永新县前充满了刀剑的腥味。
杜侯不再带着武器,
安静地躺下让百姓不再惊恐。
军队的粮食积聚在山谷里,
那些木牛流马又有什么用呢?
只要绿林里没有一点尘埃,
何必让麒麟受尽苦难?
紫皇急于在高空中不眠,
这个人正好和班行在一起。
骑马疾行前去拜见明光,
夜里溪水的风吹拂着玉霜。

注释:

  • 杜侯: 此处指杜宰,可能是指杜甫或杜撰,具体需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 木牛流马: 古代的木制马车和牛车,这里指不实用的工具。
  • 绿林无点尘: 绿林指的是山林,点尘意指战乱带来的污秽。
  • 紫皇: 可能是指天子或神明,象征权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江西永新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著称,特别是对山水田园的描写,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敏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杜宰的安静和民生的苦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送永新杜宰解印还朝探梅》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切关注。开篇以“去年摘山初弄兵”引入,直接点出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随后的“戈剑腥”更是渲染出战斗的残酷气氛。接着,诗人转而描写杜宰的态度,他不再持武器,选择安静的姿态来保护百姓,体现出一种温和的治理理念。

全诗不仅关注宏观的战争与治理,也渗透出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尤其是最后两句,骑马拜见明光时的急切与溪风吹玉霜的意境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诗意的对比,让人感受到生活中急切与宁静的交错。这首诗气韵生动,意象鲜明,深刻而富有哲理,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情和对社会现状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摘山初弄兵:去年刚刚开始的战争,诗人通过“摘山”形象地描绘出战斗的情景。
  2. 永新县前戈剑腥:永新县前的刀剑腥味,暗示着战争带来的凶险和恐怖。
  3. 杜侯不持一寸铁:杜宰不再持有武器,表现出他对战乱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
  4. 闭合坚卧民不惊:杜宰安静地躺下,意味着他在努力营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5. 军前米作山谷聚:军队的粮食汇聚在山谷,暗示战争的资源分配和后勤问题。
  6. 木牛流马安用许:质疑木牛流马的实用性,表达对战事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
  7. 但令绿林无点尘:只要绿林没有战乱的痕迹,表达对安宁的期待。
  8. 何须烂额尽麒麟:不必让麒麟(象征祥瑞)受苦,反映了对民生的关心。
  9. 紫皇急才霄不寐:紫皇象征着天子,表达了对国家事务的忧虑。
  10. 斯人合著班行里:提及杜宰与班行的关系,指他在朝中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1. 速骑匹马谒明光:骑马前去拜见明光,表现出急于返回朝廷的心情。
  12. 夜来溪风吹玉霜:夜间溪风轻拂,给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感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许多工整的对仗,如“米作山谷聚,木牛流马安用许”。
  • 比喻:将战争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风描绘成能吹动玉霜的生动景象,增加了诗的灵动感。

主题思想:

全诗主要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人民生存状况的关心和对理想治理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戈剑: 象征战争与冲突。
  • : 代表粮食,暗示战争对民生的影响。
  • 绿林: 象征自然与安宁,期待无战乱的生活。
  • 麒麟: 象征祥瑞,代表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杜侯”指的是谁?
    • A. 杜甫
    • B. 杜宰
    • C. 杜甫的朋友
  2. “木牛流马”在诗中代表什么意思?
    • A. 实用的工具
    • B. 无用的工具
    • C. 战争的象征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渴望
    • B. 对和平的渴望
    • C. 对个人的关心

答案:

  1. B. 杜宰
  2. B. 无用的工具
  3. B. 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夜泊牛津》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相较之下,杨万里的诗更注重个人的感受与对安宁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