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罗巨济教雪二首
宋代:杨万里
飞来须面旋,欲堕更横斜。
不遣诗人嬾,惟禁酒力加。
镂水初试手,翦水便成花。
谁会欧苏律,徫吟别一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情景,仿佛飞舞的面旋,时而要落下,时而又横斜而飞。诗人不想让诗人懒惰,只是借酒来激励自己。刚开始试图在水中镂刻,结果水便化作了花。谁能理解欧阳修和苏轼的律诗,能在吟诵中与他们不同?
注释
- 须面旋:须,表示须臾;面旋,指飞舞的样子。
- 欲堕更横斜:欲堕,想要落下;更,表示又;横斜,形容不规则的形态。
- 不遣诗人嬾:不让诗人懒惰。
- 惟禁酒力加:只有通过禁酒来增强创作的力量。
- 镂水:指用工具在水中雕刻,象征创作的开始。
- 翦水便成花:翦,剪裁;水在这里比喻诗句,成花则是指作品完成。
- 欧苏律:指欧阳修和苏轼的律诗。
- 徫吟别一家:徫吟,指吟诵;别一家,强调与他人的风格不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歌创作的繁荣阶段。诗人受到当时文人交游的影响,写作风格也逐渐趋向于清新、自然的表达方式。
诗歌鉴赏
《和罗巨济教雪二首》是一首浓缩了自然景象和诗人情感的作品。全诗通过描绘雪花飘落的场景,引入诗人对创作的思考。开头的“飞来须面旋”形象生动地呈现出雪花在空中舞动的状态,给人一种动感和美感。接着,“欲堕更横斜”则进一步描绘了雪花的不确定性,这不仅仅是对雪的描写,更是对诗人心境的映射。
诗人强调不让自己懒惰,反而通过禁酒来激励创作,这反映了对创作的追求与执着。在“镂水初试手,翦水便成花”一句中,诗人将创作过程比喻为雕刻与修剪,展现出他对艺术的精益求精的态度。
最后一句“谁会欧苏律,徫吟别一家”则表达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希望寻找自我风格的愿望,虽然承认前辈的伟大,但他更希望能在这条道路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飞来须面旋:描写雪花的轻盈和灵动,仿佛在空中飞舞。
- 欲堕更横斜:表现雪花落下时的无规律状态,隐喻人生的变化无常。
- 不遣诗人嬾:强调创作的重要性,不能懒惰。
- 惟禁酒力加:通过禁酒来增强自己的创作动力,表明清醒的重要性。
- 镂水初试手:开始尝试创作,用水作为象征,暗示创作的灵动与流动。
- 翦水便成花:创作的成果如同花朵般美丽,显示出创作的成就感。
- 谁会欧苏律:对前辈诗人作品的敬畏与思考,表现出对文学传承的重视。
- 徫吟别一家:渴望与众不同,寻求自我风格的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雪花比作“须面旋”,形象生动。
- 对仗:如“镂水初试手,翦水便成花”,形成对称美。
- 拟人:给雪花赋予动态特征,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执着与追求,同时体现了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诗人在描绘雪花的过程中,反映了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文学创作的思考,最终希望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与灵动,代表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
- 水:象征流动与变化,暗示创作的过程与灵感的涌现。
- 花:象征美丽与成果,表示创作的成功与成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万里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欧苏律”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 A) 欧阳修和苏轼
- B) 白居易和李白
- C) 陶渊明和王维
-
诗中提到的“镂水”是指什么?
- A) 雪花
- B) 创作过程
- C) 酒
答案
- B) 杨万里
- A) 欧阳修和苏轼
- B) 创作过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杨万里与李白:杨的自然描写与李的豪放洒脱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注重细腻与内心感受,后者则表现出壮阔与奔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关于宋代诗人的作品及评论。
- 《中国古代诗歌史》:对古代诗歌的发展与风格的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