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闻前冈周氏旌表有期)》
时间: 2025-01-27 03:57: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君听取,尺布尚堪缝。
斗粟也堪舂。
人间朋友犹能合,
古来兄弟不相容。
棣华诗,悲二叔,
吊周公。
长叹息脊令原上急。
重叹息豆萁煎正泣。
形则异,气应同。
周家五世将军后,
前江千载义居风。
看明朝,丹凤诏,
紫泥封。
白话文翻译
你听我说,哪怕是小布也可以缝补,
哪怕是一斗的谷物也能舂磨。
人间的朋友仍旧能够团结,
而自古以来兄弟却常常不和。
我为棣华作诗,悲伤我的两位叔叔,
为周公而哀悼。
我长叹,脊令原上风急。
再次叹息,豆萁火正烧,泪流满面。
外表虽不同,气质却应相同。
周家五世的将军之后,
前江千载的义气仍在风中。
看明朝,丹凤的诏令,
紫泥的封印。
注释
- 尺布:指小块布,象征微薄的物质。
- 斗粟:指一斗的谷物,象征基本的生存需求。
- 棣华:指棣棠花,常用于伤感的情诗。
- 周公:周公旦,周朝的重要政治家,常被后人怀念。
- 豆萁:指豆子的秸秆,用于烹饪时的燃料,象征生活的艰辛。
- 紫泥封:指皇帝的封赏,象征荣耀与权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以豪放和悲壮著称。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的盛衰,创作了大量反映个人志向和国家命运的作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国力衰弱之时,诗人感慨家国情怀与个人理想的冲突,表达了对历史、亲情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最高楼》是辛弃疾情感深邃的作品,诗中通过小布和斗粟的比喻,表达了即使生活条件有限,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支持依然是重要的。诗的开头便引人思考,尺布和斗粟象征着生活的微薄和艰辛,然而人际关系的和谐却是更为珍贵的财富。接着,诗人提到古代兄弟的纷争,反映出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复杂。其后,诗人用“棣华诗”与“周公”来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体现出人情的脆弱与历史的厚重。
诗中多次叹息,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尤其是“重叹息豆萁煎正泣”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生活的辛苦以及诗人内心的悲伤。最后,诗人回归到周家的历史,寄托了对理想和忠诚的追求,呼唤团结与合作的希望。整体上,诗歌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辛弃疾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家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君听取,尺布尚堪缝:开篇以劝说的语气,引入生活中的小事,暗示即使艰难也要努力。
- 斗粟也堪舂:生活的基本需求也能得到满足,强调生活中的希望。
- 人间朋友犹能合,古来兄弟不相容:对比现今朋友的团结与古代兄弟间的纷争,表达对人际关系的感慨。
- 棣华诗,悲二叔,吊周公:抒发对亲人的哀悼,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体现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织。
- 长叹息脊令原上急:隐喻对时局的忧虑与无奈。
- 重叹息豆萁煎正泣:描绘生活的艰辛,诗人愈发感到悲痛。
- 形则异,气应同:虽然外表不同,但内心的气质应该相同,强调人们内心的共鸣。
- 周家五世将军后,前江千载义居风:历史的厚重与精神的延续,体现对理想的追求。
- 看明朝,丹凤诏,紫泥封:结尾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尺布”、“斗粟”)、对仗(如“形则异,气应同”)、叠字(如“长叹息”,重叹息),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的渲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尺布:象征着微薄的资源与努力。
- 斗粟:象征着生活的基本需求与希望。
- 棣华: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哀思。
- 豆萁: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困境。
- 丹凤诏与紫泥封:象征着权力与理想,寄托着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尺布”,它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微薄的资源
- C. 朋友
-
“斗粟也堪舂”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生活的富裕
- B. 生活的艰辛
- C. 生活的希望
-
诗人在诗中对哪位历史人物表现出哀悼?
- A. 周公
- B. 孔子
- C. 李白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白的作品都表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但辛弃疾的作品更强调历史的悲愤与现实的困境,而李白的作品则多表现个人的豪情与对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辛弃疾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为《最高楼》一诗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的内涵与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