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至至后日初长,
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
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
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
诗成吟咏转凄凉。
白话文翻译:
冬至过后,阳光开始渐长,我远在剑南却思念洛阳。那青袍白马又有什么意味呢?金谷和铜驼已不是我的故乡。梅花即将开放却不自觉,棣萼一别后将永远相望。愁苦到极点,只能借诗歌来排遣,诗写成后吟咏却更添凄凉。
注释:
- 冬至:指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象征着阳光逐渐回归。
- 剑南:指的是唐代的一个地名,今四川一带。
- 洛阳:唐代的都城,象征着故乡和繁华。
- 青袍白马:古代官员的装束,寓意身份与归属。
- 金谷铜驼:金谷是指金谷园,铜驼是指铜驼寺,均为洛阳的名胜,代表故乡的思念。
-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高,预示着新生命的到来。
- 棣萼:指棣树和萼花,象征离别与相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涉及社会政治、历史、民生等多个方面,风格沉郁悲凉,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至后》创作于杜甫晚年,他在安史之乱后流离失所,身处剑南,思念故乡洛阳,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无奈之情。
诗歌鉴赏:
《至后》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冬至的时节描写,借景抒情,展示了他孤独而又深刻的内心世界。开篇提到冬至,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但杜甫在这个时节却感到更加的寂寞与失落,阳光虽渐长,但心中的阴霾却难以驱散。
诗中提到远在剑南的杜甫对洛阳的思念,青袍白马的提及不仅是对身份的思考,更是对归属感的渴望。金谷铜驼的出现则深化了对故土的怀念,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与向往。
梅花的意象在这首诗中显得尤为重要,代表着生命的希望与坚韧,却又因“欲开不自觉”而让人感到无奈,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力感。最后一句“诗成吟咏转凄凉”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杜甫通过诗歌来纾解心中的愁苦,但诗成之后,却感受到愈发强烈的孤独与凄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冬至至后日初长:冬至过后,白昼渐渐变长,暗示着时间的推移。
- 远在剑南思洛阳:身处剑南,心中却思念故乡洛阳,表现出深切的乡愁。
- 青袍白马有何意:对身上青袍白马的无奈疑问,反映身份与归属的迷惘。
- 金谷铜驼非故乡:金谷和铜驼虽是美好的回忆,却已不是属于他的故乡。
- 梅花欲开不自觉:梅花即将开放,但自己却未能察觉,象征生命的无常。
- 棣萼一别永相望:与棣萼的分别后,心中永远相望,表达对离别的惋惜。
- 愁极本凭诗遣兴:因愁苦而借助诗歌来排遣情绪。
- 诗成吟咏转凄凉:诗写成后,吟诵间却愈加感到凄凉,表现内心的痛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袍白马”与“金谷铜驼”,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思乡之情。
- 拟人:梅花欲开不自觉,赋予梅花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比喻:将诗歌作为情感的寄托,表现出诗人通过艺术来排解内心的苦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透过对季节变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诗歌不仅是情感的宣泄,更是对生活无常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冬至: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
- 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代表冬去春来。
- 青袍白马:象征身份与归属,暗示对生活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甫在诗中思念的是哪个城市?
- A. 北京
- B. 洛阳
- C. 成都
-
诗中提到的“青袍白马”象征什么?
- A. 乡愁
- B. 身份
- C. 时间流逝
-
“梅花欲开不自觉”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无奈
- C. 喜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杜甫的《至后》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杜甫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孤独,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由与人生快意的追求。杜甫的诗风沉郁悲凉,李白则多显豪放洒脱。两者的对比展现了唐诗的多样性与深刻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