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令(闻莺)》
时间: 2025-01-11 14:18: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品令(闻莺)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满庭芳草。更昨日落红如扫。
绿阴正似人怀抱。一声睍完,春色何曾老。
幸自不须人起早。寂寞如相恼。
旧时闻处青门道。禁烟时候,柳下人家好。
白话文翻译:
满庭芳草生机盎然,回想昨日落花如同被扫去的碎片。
绿荫正如人们的怀抱,春色怎会变得苍老?
幸好我不需要早起,独自一人感到寂寞像是心中有些不快。
往昔在青门道旁的景象,禁烟的时候,柳树下的人家是多么美好。
注释:
字词注释:
- 满庭芳草:庭院里满是芳香的草。
- 落红如扫:落下的花瓣像是被扫除了一般,形容花落的凄凉。
- 睍完:指鸟鸣声,形容春天的气息。
- 禁烟:指烟雾缭绕的日子,暗指春日的宁静。
典故解析:
- “青门道”:这里指的是古时的一个地方,常用来描绘春天温暖的气候与美好的环境。
- 柳下人家:描绘的是春日里柳树下的宁静人家,象征着安逸和美好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字子渊,号蓉洲,宋代著名词人,生于南宋,晚年生活在江南。他的词风清丽,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出优雅的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在感受春日美景的同时,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慨,反映出其内心的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品令(闻莺)》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首句“满庭芳草”给人以清新之感,生机勃勃的草坪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无限生机,而“更昨日落红如扫”则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表现得淋漓尽致。落花的凋零象征着过往的美好,令人感慨不已。
接下来的“绿阴正似人怀抱”,营造出一种温暖、宁静的氛围,仿佛春天的绿荫如同母亲温暖的怀抱,令人感到无比舒适。然而,随之而来的“幸自不须人起早”,却让人意识到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独自一人的生活似乎与春日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旧时闻处青门道”,勾起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禁烟的宁静与柳下人家的美好更是让人感到惆怅。
整首词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美景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过往的怀念,使得这首词充满了哲理的意味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满庭芳草:描绘春日的生机,意象生动。
- 更昨日落红如扫:感叹时间流逝,落花的凋零如同被扫去,突显春日的无情。
- 绿阴正似人怀抱:绿荫如同人们的怀抱,给人温暖与安慰。
- 一声睍完:春鸟的啼鸣,传达春天的气息。
- 春色何曾老:质疑春天的美好是否会消逝,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
- 幸自不须人起早:表达独自生活的心情,暗示孤独。
- 寂寞如相恼:孤独感让人心生不快。
- 旧时闻处青门道:怀念过去,青门道的景象令人向往。
- 禁烟时候,柳下人家好:描绘出宁静的生活场景,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绿阴比作人怀抱,生动形象。
- 拟人:春色被赋予人性,表现出情感。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反映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与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落红: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绿阴:象征温暖与舒适。
- 鸟鸣:传达春天的气息与生机。
- 柳下人家:象征宁静与安逸,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满庭芳草”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 A. 夏天
- B. 冬天
- C. 春天
- D. 秋天
-
“落红如扫”中的“落红”指的是什么?
- A. 落叶
- B. 花瓣
- C. 雪花
- D. 果实
-
诗人对往昔的怀念通过哪个意象表现?
- A. 柳树
- B. 绿阴
- C. 青门道
- D. 鸟鸣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品令(闻莺)》更侧重于春天的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如梦令》则更强调对往昔爱情的追忆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女性心灵深处的情感,但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体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作者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