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 乔木生夏凉》

时间: 2025-01-11 17:00:37

何可无乔木,多年雨露成。

是间凉意别,长夏绿阴生。

日度云旗影,风含涧水声。

能令霜六月,不待月三更。

翠幄宜琴枕,枯棋就石枰。

五楸朝又暮,故国可胜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可无乔木,多年雨露成。
是间凉意别,长夏绿阴生。
日度云旗影,风含涧水声。
能令霜六月,不待月三更。
翠幄宜琴枕,枯棋就石枰。
五楸朝又暮,故国可胜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在问:哪里能缺少高大的乔木呢?经过多年的雨露滋润,树木茁壮成长。此时,凉爽的气息不同寻常,深夏的绿荫正浓。阳光透过云彩的影子,微风带着溪水的声音。即使在六月也能感受到霜的寒意,不必等到深夜三更。翠绿的帐篷下适合放琴枕,枯萎的棋子也能在石桌上落下。五棵楸树朝朝暮暮,令我对故国的情感更加深厚。

注释

  • 乔木:高大的树木,象征着庇护和凉爽。
  • 雨露:指雨水和露水,滋润植物的源泉。
  • 凉意:指清凉的感觉,这里强调夏天的凉爽。
  • 云旗:云彩的影子,形象地描绘了阳光透过云层的景象。
  • 涧水声:溪涧流淌的声音,营造出自然的宁静氛围。
  • 翠幄:绿色的帐篷,形容茂密的树木形成的荫凉之处。
  • :指棋类游戏,象征雅趣和闲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诗风清新,擅长山水田园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夏季,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及对夏日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鉴赏

《夏景》是一首富有夏日气息的诗,刘辰翁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盛夏的自然景象。诗的开头便提出了问题“何可无乔木”,引导读者思考乔木在夏季中的重要性,树木不仅提供了阴凉,更是生命与自然的象征。接着,诗人通过“多年雨露成”来强调树木生长的艰辛与美丽,体现了自然的魅力。

“日度云旗影,风含涧水声”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阳光透过云彩洒下的影子,伴随着风中带来的溪水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动的自然氛围。这种对比加强了诗的意境,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最后几句,诗人用“霜六月”展现了夏日的清凉,而“翠幄宜琴枕”则表达了在这片宁静的自然中,琴棋书画的雅趣更添情趣,进一步深化了对故国的思念,“故国可胜情”反映了诗人对故乡深厚的情感。

综上所述,此诗不仅描绘了夏日的自然景象,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对故乡的思考和情感,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邃的人生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可无乔木:开篇设问,强调乔木的存在之重要。
  2. 多年雨露成:树木经过时间的滋润愈发茂盛。
  3. 是间凉意别:此时的凉意与往常不同,特指盛夏的清凉。
  4. 长夏绿阴生:形象描绘夏天绿荫的生机。
  5. 日度云旗影:阳光照耀下,云彩的影子在地面移动。
  6. 风含涧水声:微风中带着溪水流淌的声响,增添了自然的和谐感。
  7. 能令霜六月:即使在盛夏,也能感受到如霜般的凉意。
  8. 不待月三更:不必等到深夜,白天也能感觉到这清凉。
  9. 翠幄宜琴枕:绿色的树荫下适合放置琴枕,增添雅趣。
  10. 枯棋就石枰:即使是枯萎的棋局,也能在石桌上继续。
  11. 五楸朝又暮:五棵楸树在晨昏之间,象征时间的流逝。
  12. 故国可胜情:深厚的故国情感,伴随着自然景色而愈加明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人情,增强诗的情感表达。
  • 拟人:通过“风含涧水声”赋予自然以情感,使景物更具生命力。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多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乔木:象征庇护与生命力。
  • 凉意:代表清新的感受,象征自然的馈赠。
  • 绿阴:夏日的生机,象征繁荣与希望。
  • 云旗:象征变幻的自然美。
  • 涧水声:象征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乔木”象征什么? A. 庇护与凉爽
    B. 死亡与枯萎
    C. 冬天的寒冷
    D. 远方的归宿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翠幄”是指__

  3. 判断题:诗人通过描绘夏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对/错)

答案

  1. A
  2. 绿色的帐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可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王维更偏向于秋天的萧瑟与人深思的意境;而刘辰翁则通过夏日的生机表达了生命的热情与对故乡的眷恋。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鉴赏辞典》
  3.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