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令 自段桥至西泠酒楼饮》
时间: 2025-01-11 14:32: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调马出西城。垂鞭款款行。亘长堤草软沙平。密柳交枝斜照隔,听一路乱蝉声。酒气拂衫青。湖光上阁明。恰红栏远对南屏。旧日垆头春女老,还煮得宋家羹。
白话文翻译:
骑马走出西城,轻轻摇动马鞭缓缓前行。长堤上的草柔软,沙滩平坦。密密的柳树交错的枝条斜斜地照射过来,听见一路上传来蝉鸣的声音。酒香拂面,衣衫清新。湖面上的光辉照耀着楼阁。正好红色的栏杆远远地对着南屏。往日的垆头春姑娘们虽然老了,但仍能煮出宋家的美味羹汤。
注释:
- 调马:指骑马行走。
- 垂鞭:指马鞭悬垂,形容骑行的悠闲。
- 亘长堤:指漫长的堤岸。
- 密柳:指茂密的柳树。
- 乱蝉声:指蝉鸣声杂乱。
- 酒气:指酒香。
- 湖光:指湖面上闪烁的光辉。
- 南屏:可能指南方的某个景点或山峰。
- 旧日垆头春女:指以前卖酒的女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燮,字惟耕,号惟剪,清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是社会相对安定,文人雅士喜好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南楼令 自段桥至西泠酒楼饮》是姚燮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诗。诗中描绘的场景,既有自然的美丽,也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头的“调马出西城”,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轻松、悠闲的骑马游玩的情形,紧接着的描写“亘长堤草软沙平”,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此处的“长堤”和“沙平”暗示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密柳交枝斜照隔,听一路乱蝉声”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夏日的气息,蝉鸣声的“乱”正是夏日生机勃勃的象征。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声音,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接着,诗人提到酒香与湖光,这不仅是对饮酒情景的描写,更是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享受。
最后几句中,诗人提到“旧日垆头春女老,还煮得宋家羹”,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却又通过“煮得宋家羹”传达出一种传统的延续,似乎在说即使岁月无情,某些美好仍然可以保留。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细腻,充分展现了姚燮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调马出西城:骑马出城,展示出一种轻松的状态。
- 垂鞭款款行:慢慢地前行,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
- 亘长堤草软沙平:堤岸广阔,草地柔软,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
- 密柳交枝斜照隔:柳树茂密,光影斑驳,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听一路乱蝉声:蝉鸣声传来,增添了夏日的生机。
- 酒气拂衫青:酒香扑面,令人心旷神怡。
- 湖光上阁明:湖面闪烁的光辉,照亮了楼阁,展现出湖光山色的美丽。
- 恰红栏远对南屏:红栏杆与南边的山景遥相呼应,形成美丽的画面。
- 旧日垆头春女老:过去的酒家女子虽已年老,但仍保留着传统的技艺。
- 还煮得宋家羹:仍能煮出美味的羹汤,象征着生活的延续与传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酒气拂衫青”,用酒香比作清新,形象生动。
- 对仗:如“调马出西城,垂鞭款款行”,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密柳交枝斜照隔”,将柳树的枝条拟人化,增添了情感色彩。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传统的珍视,体现了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马:象征自由与洒脱。
- 柳:象征柔美与生命力。
- 蝉:象征夏天的生机与活力。
- 酒:象征生活的享受与人际交往。
- 湖光:象征宁静与美好的自然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的开头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进入城市
- B. 骑马出西城
- C. 在山中游玩
-
诗中提到的“红栏”指的是?
- A. 酒楼的栏杆
- B. 山的反射
- C. 柳树的枝条
-
“旧日垆头春女老”中提到的“春女”指的是什么?
- A. 春天的姑娘
- B. 酒家里的女子
- C. 老年的女性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姚燮的《南楼令》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姚燮更加强调生活的细腻与传统的延续,而李白则更为奔放,表现出对自然的壮美与豪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姚燮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