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潭》

时间: 2025-01-10 23:22:36

芹藻清涟乐溯洄,山光水影共徘徊。

荷如解语閒舒卷,云似无心自往来。

城阙袛应思我往,泮林谁是出群才。

眼前活泼无穷趣,认取源头莫漫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莲花潭
作者: 林青莲 〔清代〕
芹藻清涟乐溯洄,
山光水影共徘徊。
荷如解语閒舒卷,
云似无心自往来。
城阙袛应思我往,
泮林谁是出群才。
眼前活泼无穷趣,
认取源头莫漫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澈的水潭,水中生长着芹藻,清凉的水面让人乐于溯游。山光与水影在潭边相互映衬,时而徘徊。荷花仿佛能言善语,悠闲地舒展卷曲;云朵看似无意,却自顾自地飘来飘去。城市的高楼只应思念我曾经的往来,而泮林中又有谁是出众之才?眼前的景象充满生机与乐趣,认清源头不要随意猜测。


注释:

  • 芹藻: 指水生植物,清凉的水草。
  • 清涟: 形容水面清澈而微波荡漾。
  • 解语: 比喻荷花似懂人意,会说话。
  • 闲舒卷: 形容荷花随意展现的姿态。
  • 城阙: 城市的高楼大厦。
  • 泮林: 指水边的树林。
  • 出群才: 意为在众人中脱颖而出的人才。
  • 活泼无穷趣: 意指眼前的景象生动而充满趣味。
  • 源头: 指事物的本源或起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青莲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水边,诗人借助莲花潭的优美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莲花潭》是一首充满清新气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水边的自然景致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整首诗以“莲花潭”为核心,围绕水草、荷花、云朵等意象展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诗中的“芹藻清涟乐溯洄”,表达了诗人对水面波光粼粼的喜爱,暗示了悠闲的心境;而“山光水影共徘徊”则将山水相映的和谐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荷花被赋予了“解语”的特性,给人一种灵动与亲切感,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接下来的“云似无心自往来”,则体现了自然的随意与自在,仿佛在告诉人们,生活也应如此。

在后半部分,诗人反思自己的处境,感慨城阙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高处不胜寒的感慨。而“认取源头莫漫猜”则是对生活本质的理解,提醒人们要从根本出发,寻找真正的乐趣。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入了人生哲理,形成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令人心旷神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芹藻清涟乐溯洄: 描写水草生长于清澈的水面,流动的水波让人感到愉悦。
  2. 山光水影共徘徊: 山的光影与水面相互交融,形成美丽的景象。
  3. 荷如解语閒舒卷: 荷花仿佛懂人心,悠闲舒展,展现出一种灵动之美。
  4. 云似无心自往来: 云朵看似无目的地飘动,与荷花的灵动形成对比。
  5. 城阙袛应思我往: 高楼大厦只会让人思念曾经的往事,体现了城市的孤独感。
  6. 泮林谁是出群才: 在水边的树林中,谁能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7. 眼前活泼无穷趣: 眼前的景象充满生命和趣味。
  8. 认取源头莫漫猜: 需要认清事物的本源,而不是随意猜测。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荷如解语”)、拟人(云似无心)、对仗(山光水影)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意象更加生动,情感更加深切。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强调了对本质的追寻和对生活的理解。


意象分析:

  • 芹藻: 象征自然的纯洁与生命的活力。
  • 荷花: 代表美与智慧,体现出诗人的情感寄托。
  • 云朵: 象征自由与无拘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 城阙: 反映出城市生活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芹藻清涟”描述的是哪种自然景象?

    • A. 荷花盛开
    • B. 清澈的水面
    • C. 山影倒映
  2. “荷如解语”中的“解语”是指什么?

    • A. 懂得语言
    • B. 懂得人心
    • C. 有智慧
  3. 诗人“城阙袛应思我往”意图表达什么?

    • A. 对城市生活的留恋
    • B. 对往事的怀念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多的是对乡愁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将水与月结合,展现了更加宏大的意境,与《莲花潭》的细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