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山泻仙源,刊与凿虚境。
实势相回环,穴阑清倒影。
群冰人无惊,泛泛华桨井。
山上放歌行,不少有遗景。
谁意注灵波,溉田三万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古老的山峦如同仙境般倾泻出溪流,雕凿出虚幻的境界。山水之间环绕交错,清澈的倒影映入眼帘。冰冷的湖面上没有人惊扰,轻轻划动的船桨泛起涟漪。山上唱歌的人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景色。谁曾想过这灵动的波浪,滋润了三万顷的田地。
注释:
- 古山:古老的山。
- 泻:倾泻、流出。
- 仙源:仙人的源泉,指自然的美好与灵秀。
- 刊:雕刻、凿刻。
- 虚境:虚幻的境界。
- 实势:真实的景象。
- 回环:环绕交错。
- 穴阑:山洞或裂缝,阑是指栏杆,意指山间的洞穴。
- 群冰:像冰一样的湖面,形容静谧。
- 泛泛:轻轻地漂浮。
- 华桨:华丽的船桨。
- 井:意指水面,泛指水面如井般清澈。
- 遗景:留下的美景。
- 灵波:灵动的波纹。
- 溉田:滋润田地。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的“仙源”与“灵波”可能借鉴了道教文化中的自然之美与人文关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西湖历来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许多诗词都表达了对西湖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舜俞(约1040年-约1115年),字梦弼,号石泉,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风景,流露出浓厚的自然情怀。
创作背景:西湖是杭州的名胜,历代文人都对此地情有独钟。诗人借助西湖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西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自然风光,诗人以“古山泻仙源”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同仙境般的世界。古老的山脉如同是神仙的源泉,流淌出的清泉象征着纯净与美好,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神秘感。接下来的“刊与凿虚境”,则描绘了人类在自然中留下的痕迹,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实势相回环”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西湖水面的波动与山的倒影,呈现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接着,诗人提到“群冰人无惊”,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只有轻轻摇动的船桨在湖面上泛起涟漪,打破了静谧。
最后两句“谁意注灵波,溉田三万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类的依赖,江南的水乡因为这灵动的水波而滋养了无数的田地,体现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古山泻仙源”:古老的山脉像是仙人留下的源泉,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 “刊与凿虚境”:人们在这片自然中雕刻出虚幻的景象,表现人类与自然的交融。
- “实势相回环”:真实的景象环绕交错,强调了西湖的独特地形与美景。
- “穴阑清倒影”:山的孔隙中清晰的倒影,体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群冰人无惊”:静谧的湖面没有人打扰,营造出一种理想的自然状态。
- “泛泛华桨井”:轻轻划动的船桨,描绘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山上放歌行”:山顶上有人在唱歌,表现出生活的乐趣。
- “不少有遗景”:留下许多美丽的景色,展现人们对自然的欣赏和记录。
- “谁意注灵波”:谁又能想到这灵动的波浪,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
- “溉田三万顷”:水波滋润了广阔的田地,强调了自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古山泻仙源”比喻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 拟人:如“灵波”,赋予水波以灵动的特性,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一种追求自然、回归自然的思想。
意象分析:
- 山:象征稳定、永恒,代表自然的雄伟。
- 水:象征灵动、变化,象征生命的源泉。
- 波:象征变化与生机,体现了自然的活力。
- 船桨:象征人类活动与自然的互动,体现了生活的悠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古山泻仙源”中的“仙源”指的是什么?
A. 仙人的居所
B. 仙女的水源
C. 自然的美好与灵秀
D. 诗人的想象 -
“群冰人无惊”中的“群冰”指的是什么?
A. 冰冷的天气
B. 寂静的湖面
C. 许多冰块
D. 冰天雪地 -
诗中提到的“灵波”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水的灵动
B. 生命的活力
C. 人与自然的和谐
D. 田地的滋润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
- 李白的《庐山谣》: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陈舜俞的《西湖》和白居易的《忆江南》,两者都描绘了江南的美景,但陈舜俞更侧重于自然的和谐与人类的互动,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词典》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