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闾祠》

时间: 2025-01-23 04:00:44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

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闾祠 查慎行 〔清代〕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 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

白话文翻译:

放眼望去,平远的江山回旋着,古老的祠堂静静地背对着城池开放。 不要嫌弃全世界没有知己,没有庸人会不嫉妒有才华的人。 被放逐的人难道能消除对国家的恨意吗?每年这个时候,楚人的哀思依然涌动。 湘江的兰花、沅江的芷草每年都绿意盎然,可以想象诗人的灵魂自由地来来往往。

注释:

  • 平远:指视野开阔,景色平坦而遥远。
  • 极目回:极目远望,回旋的景象。
  • 古祠:指三闾祠,纪念屈原的祠堂。
  • 漠漠:寂静无声的样子。
  • 背城开:背对着城池开放。
  • 举世:全世界。
  • 庸人:普通人,指没有特别才能的人。
  • 忌才:嫉妒有才华的人。
  • 放逐:被流放。
  • 亡国恨:对国家灭亡的悲痛。
  • 岁时:每年的特定时节。
  • 楚人哀:楚地人民的哀思,指对屈原的怀念。
  • 湘兰沅芷:湘江的兰花,沅江的芷草,都是屈原诗中常提到的植物。
  • 吟魂:诗人的灵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号东篱,清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游览三闾祠时所作,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查慎行游览三闾祠时所作。三闾祠是纪念屈原的祠堂,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因忠于楚国而被放逐,最终投江自尽。查慎行在游览时,感慨屈原的遭遇和楚国的历史,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三闾祠的描绘,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中“平远江山极目回”描绘了开阔的视野,而“古祠漠漠背城开”则营造了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后两句“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直接抒发了对屈原遭遇的同情和对庸人嫉妒的批判。最后两句“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对屈原精神的怀念和对其自由灵魂的想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查慎行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远江山极目回”:描绘了开阔的视野,回旋的江山景色。
  2. “古祠漠漠背城开”:古祠静静地背对着城池开放,营造了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
  3. “莫嫌举世无知己”:不要嫌弃全世界没有知己,表达了孤独的情感。
  4. “未有庸人不忌才”:没有庸人会不嫉妒有才华的人,批判了庸人的嫉妒心理。
  5. “放逐肯消亡国恨?”:被放逐的人难道能消除对国家的恨意吗?表达了对屈原遭遇的同情。
  6. “岁时犹动楚人哀!”:每年这个时候,楚人的哀思依然涌动,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
  7. “湘兰沅芷年年绿”:湘江的兰花、沅江的芷草每年都绿意盎然,描绘了自然景物。
  8. “想见吟魂自往来”:可以想象诗人的灵魂自由地来来往往,寄托了对屈原精神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拟人:“古祠漠漠背城开”中的“背城开”赋予了古祠以人的动作。
  • 对仗:“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湘兰沅芷年年绿”中的“年年绿”比喻了自然的永恒和生命的循环。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三闾祠的描绘,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屈原遭遇的同情,寄托了对屈原精神的怀念和对其自由灵魂的想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查慎行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平远江山:开阔的视野,象征着历史的广阔和深远。
  • 古祠:纪念屈原的祠堂,象征着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
  • 湘兰沅芷:湘江的兰花,沅江的芷草,象征着自然的永恒和生命的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查慎行的这首诗是在游览哪个祠堂时所作? A. 三闾祠 B. 岳阳楼 C. 黄鹤楼 D. 滕王阁

  2. 诗中“莫嫌举世无知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自豪 C. 愤怒 D. 喜悦

  3. “湘兰沅芷年年绿”中的“年年绿”比喻了什么? A. 自然的永恒 B. 生命的短暂 C. 历史的变迁 D. 人类的情感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屈原的《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表达了对楚国的忠诚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 杜甫的《登岳阳楼》:杜甫的诗作,通过对岳阳楼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屈原的《离骚》与查慎行的《三闾祠》: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个人遭遇的同情,但屈原的诗更加激烈和直接,而查慎行的诗则更加含蓄和深沉。

参考资料:

  • 《查慎行诗集》:收录了查慎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屈原和查慎行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两位诗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