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将军歌》
时间: 2025-01-11 14:12: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安将军,紫髯铁面多战勋,猛气散作西山云。前年红巾入城府,赤子满城谁父母。将军血战城东门,五百健儿齐奋武。更有大郎猛于虎,身属櫜鞬宝刀舞。匹马夺桥入贼坞,杀贼尽作河边土。将军父子真有功,今日浑如笔画空。将军功,岂不好,弁山入云青不了。
白话文翻译:
安将军,紫色的胡须和铁面的脸庞,战功赫赫,气势如同西山的云彩。前年红巾军攻入城中,满城的百姓不知道谁是他们的父母。将军在城东门奋勇作战,带领五百名勇士齐心协力。更有他的儿子勇猛如虎,背负着櫜鞬,手舞宝刀。骑马夺过桥梁,冲入敌人的营地,杀敌后尸体堆成河边的土堆。将军和他的儿子真是有功之臣,然而如今这些功绩似乎全被抹去。将军的功劳,难道不好吗?可是在这高耸入云的弁山面前,一切似乎都不值一提。
注释:
- 安将军:指代诗中的勇猛将领。
- 紫髯铁面:形容将军外貌雄伟,紫色的胡须和铁一般的面容。
- 红巾:红巾军,指元末农民起义军。
- 赤子:指无辜的百姓。
- 櫜鞬:指装有武器的背包。
- 弁山:高耸的山,象征着伟大的成就与理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原俊,明代诗人,擅长描述战争与英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荡与人民苦难。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动荡不安的时期,表达了对安将军及其功绩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易逝的感慨,反映了社会对英雄的渴望。
诗歌鉴赏:
《安将军歌》以安将军为中心,描绘了他在战斗中的英勇形象和赫赫战功。通过“紫髯铁面”的形象描绘,将军的豪气与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提到的“红巾”与“赤子”,不仅反映了战斗的激烈,也揭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尤其在描述将军与其儿子并肩作战的情景时,诗人用“猛于虎”的比喻,突出了儿子的勇猛,显示出家族在抗敌中的力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功业却似乎如“笔画空”般被遗忘,诗歌在赞美与感伤间交织,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英雄的孤独。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豪情壮志,又有对历史与命运的深思,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描绘安将军的英俊外貌与战绩。
- 提及红巾军入城,暗示战争带来的无辜伤害。
- 描述将军在战斗中的英勇与带领的勇士们。
- 赞美将军儿子的勇猛。
- 讲述将军如何单骑冲入敌营,表现其英勇。
- 感叹将军与儿子的功绩最终被历史遗忘。
- 反思历史的无情与英雄的孤独。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猛气散作西山云”,形象生动。
- 对仗: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夸张:如“杀贼尽作河边土”,强调战斗的残酷。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安将军的赞美与历史的反思,传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无情的感慨,表现了对功名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 将军:象征勇敢与力量。
- 红巾军:代表动乱与苦难。
- 河边土:象征着战斗的结局与生命的消逝。
- 弁山:象征理想与成就的高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安将军的外貌特征是什么?
- A. 白发苍苍
- B. 紫髯铁面
- C. 英俊潇洒
- D. 瘦弱无力
-
红巾军入城后,诗中提到的“赤子”指的是什么?
- A. 军人
- B. 无辜百姓
- C. 叛徒
- D. 将军的父母
-
将军在战斗中表现出的情感是什么?
- A. 恐惧
- B. 勇敢
- C. 绝望
- D. 忧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木兰诗》:同样表现了女性的英勇与忠诚。
- 《春秋战国诗》:展现古代战士的豪情。
-
诗词对比:
- 比较《安将军歌》与《木兰诗》,前者更强调历史的无情与英雄的孤独,后者则更多展现个人的荣光与忠诚。两者都反映了对英雄人物的尊重,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英雄与历史:明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