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江器博》
时间: 2025-04-27 20:04: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江器博 吴则礼 〔宋代〕
先生行年今七十,值杖端如孤鹤立。 江天小雨作许奇,洲渚横斜雁行湿。 先生隶法老更精,未要中郎作典刑。 笔含钟鼎小篆意,启齿要须斯与冰。 先生宿昔爱弹琴,不爱越琴爱雷琴。 摩挲龟背蛇跗纹,太和款识尤出伦。 先生真已弃百事,旧参尧典腕典字。 端有江湖著老儒,笑大耳儿长结眊。 学书初不论永和,书到石鼓才不磨。 不见吏部石鼓歌,住载安得类骆驼。
白话文翻译
先生今年已经七十岁,拄着拐杖就像孤独的鹤站立。 江天上下着小雨,景色如此奇妙,洲渚上横斜的雁行被雨水打湿。 先生的隶书更加精湛,不需要中郎来作为典范。 笔中蕴含着钟鼎小篆的意境,开口说话需要斯文与冷静。 先生向来喜爱弹琴,不喜欢越琴而喜欢雷琴。 抚摸着龟背蛇跗的纹理,太和的款识尤其出众。 先生真的已经放下了所有事务,过去参阅尧典手腕上的字。 确实有江湖上的老儒生,笑着大耳朵的孩子长着结眊。 学习书法最初不讲究永和,书法到了石鼓才不会磨灭。 不见吏部的石鼓歌,住载怎能像骆驼一样。
注释
- 行年:经历过的岁月,指年龄。
- 值杖:拄着拐杖。
- 孤鹤立:比喻孤独高洁。
- 隶法:隶书书法。
- 中郎:指蔡邕,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 钟鼎小篆:古代的一种篆书字体。
- 雷琴:一种古琴。
- 太和款识:古代铜器上的铭文。
- 尧典:《尚书》中的一篇,记载尧的事迹。
- 结眊:头发蓬乱的样子。
- 石鼓歌:唐代韩愈的作品,描写石鼓文的诗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笔。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则礼赠给江器博的,江器博是一位年高德劭的学者,诗中赞美了江器博的书法、琴艺以及他的高洁品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江器博的年龄、书法、琴艺以及品格的描写,展现了江器博的高洁和才华。诗中“先生行年今七十,值杖端如孤鹤立”描绘了江器博年老而精神矍铄的形象,如孤鹤般高洁。接着通过“江天小雨作许奇,洲渚横斜雁行湿”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意境,象征江器博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还提到江器博的隶书“老更精”,不需要中郎作为典范,显示了他在书法上的高超技艺。最后通过“学书初不论永和,书到石鼓才不磨”强调了江器博书法的不朽价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江器博的深深敬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行年今七十,值杖端如孤鹤立。”:描绘江器博年老而精神矍铄的形象。
- “江天小雨作许奇,洲渚横斜雁行湿。”:营造宁静美丽的意境,象征江器博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先生隶法老更精,未要中郎作典刑。”:赞美江器博的隶书技艺高超。
- “笔含钟鼎小篆意,启齿要须斯与冰。”:形容江器博书法蕴含古意,言谈举止斯文冷静。
- “先生宿昔爱弹琴,不爱越琴爱雷琴。”:描述江器博对琴艺的偏好。
- “摩挲龟背蛇跗纹,太和款识尤出伦。”:赞美江器博对古琴的鉴赏能力。
- “先生真已弃百事,旧参尧典腕典字。”:表达江器博已放下世俗事务,专注于学问。
- “端有江湖著老儒,笑大耳儿长结眊。”:描绘江器博在江湖中的形象。
- “学书初不论永和,书到石鼓才不磨。”:强调江器博书法的不朽价值。
- “不见吏部石鼓歌,住载安得类骆驼。”:暗示江器博的书法成就超越古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值杖端如孤鹤立”将江器博比作孤鹤,形象生动。
- 拟人:如“洲渚横斜雁行湿”将雁行拟人化,增添诗意。
- 对仗:如“笔含钟鼎小篆意,启齿要须斯与冰”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器博的年龄、书法、琴艺以及品格的描写,展现了江器博的高洁和才华,表达了对江器博的深深敬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鹤:象征高洁孤独。
- 江天小雨:营造宁静美丽的意境。
- 洲渚横斜雁行:增添诗意,象征超脱。
- 钟鼎小篆:象征古意和书法的高超技艺。
- 雷琴:象征对琴艺的偏好和鉴赏能力。
- 石鼓:象征书法的不朽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先生行年今七十”指的是江器博的年龄是多少?
- A. 六十岁
- B. 七十岁
- C. 八十岁
- D. 九十岁
-
诗中提到的“中郎”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蔡邕
- B. 王羲之
- C. 韩愈
- D. 苏轼
-
诗中“书到石鼓才不磨”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 A. 书法需要不断练习
- B. 书法到了石鼓文才不会磨灭
- C. 书法需要学习石鼓文
- D. 书法需要学习永和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愈《石鼓歌》:描写石鼓文的诗歌,与本诗中提到的石鼓文相关。
- 王维《送别》:描写送别的诗,与本诗中的赠别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 韩愈《石鼓歌》与本诗中提到的石鼓文相关,可以对比两首诗对石鼓文的不同描写和情感表达。
- 王维《送别》与本诗中的赠别主题相近,可以对比两首诗在送别主题上的不同处理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古代书法艺术》:了解古代书法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诗中提到的书法内容。
- 《古琴艺术》:了解古琴的历史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诗中提到的琴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