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吴道人庵壁间米元晖画 吴则礼 〔宋代〕
阿晖戏拈秃笔,便与北苑争雄。 幻出幼舆丘壑,仍现一沤影中。
白话文翻译:
阿晖随意拿起秃笔作画,便能与北苑的画家一较高下。 他幻化出幼舆的山水,这些景象又如泡沫般在画中浮现。
注释:
- 阿晖:指米元晖,宋代著名画家米芾之子,擅长山水画。
- 北苑:指南唐画家董源,因其曾任北苑使,故称。
- 幼舆:指东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谢安,字幼舆,此处借指谢安所喜爱的山水。
- 丘壑:指山川、山水。
- 一沤影:比喻画中的山水景象如同水面上的一泡沫影,形容其虚幻、飘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绘画艺术的深厚兴趣和鉴赏能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则礼在观赏米元晖的画作后,题写在吴道人庵壁间的。诗中表达了对米元晖画艺的赞赏,以及对其画作中山水意境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米元晖画作的描述,展现了画家的非凡技艺和对山水意境的深刻把握。首句“阿晖戏拈秃笔,便与北苑争雄”,以“戏拈秃笔”形容米元晖作画的随意与自信,而“便与北苑争雄”则直接表达了对米元晖画艺的高度评价,将其与南唐著名画家董源相提并论。后两句“幻出幼舆丘壑,仍现一沤影中”,则进一步描绘了画作中的山水景象,以“幻出”形容画作的生动与逼真,而“一沤影中”则赋予了画作一种超脱现实的梦幻美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绘画艺术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阿晖戏拈秃笔,便与北苑争雄”:阿晖随意拿起秃笔作画,便能与北苑的画家一较高下。这里“戏拈秃笔”形容米元晖作画的随意与自信,“便与北苑争雄”则直接表达了对米元晖画艺的高度评价。
- “幻出幼舆丘壑,仍现一沤影中”:他幻化出幼舆的山水,这些景象又如泡沫般在画中浮现。这里“幻出”形容画作的生动与逼真,“一沤影中”则赋予了画作一种超脱现实的梦幻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一沤影中”比喻画中的山水景象如同水面上的一泡沫影,形容其虚幻、飘渺。
- 拟人:“阿晖戏拈秃笔”中的“戏拈”赋予了阿晖一种轻松、自在的作画状态。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米元晖画作的赞赏,展现了画家的高超技艺和对山水意境的深刻把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秃笔”、“北苑”、“幼舆丘壑”、“一沤影”。
- 详细解释:“秃笔”象征着随意与自信,“北苑”代表着高超的画艺,“幼舆丘壑”描绘了山水景象,“一沤影”赋予了画作一种超脱现实的梦幻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阿晖”指的是谁? A. 米芾 B. 米元晖 C. 董源 D. 谢安
- “北苑”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地名 B. 画家 C. 画派 D. 画作
- 诗中的“一沤影”用来形容什么? A. 画作的逼真 B. 画作的虚幻 C. 画作的色彩 D. 画作的构图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米芾的《研山铭》
- 董源的《溪山行旅图》
诗词对比:
- 米元晖的画作与董源的画作在风格上的对比。
- 吴则礼的这首诗与米芾的诗作在表达对画作的赞赏上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绘画史》
- 《宋代绘画研究》
- 《米芾书画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