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羁臣未觉诗无敌,老境谁言思不群。自有阿持提律令,且看山衲度江云。
白话文翻译:
作为流放的臣子,我并未觉得自己诗才无敌,年老时谁还说我的思想与众不同。幸好有阿持能提出律令,且看那山中的僧人穿越江上的云雾。
注释:
- 羁臣:指被流放或远离家乡的臣子。
- 诗无敌:诗才无人能敌。
- 老境:指年老的时期。
- 思不群:思想与众不同。
- 阿持:可能是指某位助手或弟子。
- 律令:指诗的格律和规则。
- 山衲:指山中的僧人。
- 度江云:穿越江上的云雾,比喻行踪不定或超脱世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此诗可能是在其晚年所作,表达了对诗歌创作和人生境遇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吴则礼晚年,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和流离之后,对诗歌创作和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诗中流露出对诗歌创作的自信与对人生境遇的淡然。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身诗歌创作和人生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心境。首句“羁臣未觉诗无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谦逊,即使在流离失所的境遇中,也未曾自认为诗才无敌。次句“老境谁言思不群”,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晚年思想的自我审视,认为自己的思想未必与众不同。后两句“自有阿持提律令,且看山衲度江云”,则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自信和对人生境遇的淡然,认为有助手能提出律令,而自己则如山中僧人般超脱世俗,穿越江上的云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晚年的淡泊与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羁臣未觉诗无敌”:诗人自谦地表示,即使在流离失所的境遇中,也未曾自认为诗才无敌。
- “老境谁言思不群”:诗人对晚年思想的自我审视,认为自己的思想未必与众不同。
- “自有阿持提律令”:诗人自信地表示,有助手能提出律令,暗示自己对诗歌创作的掌控。
- “且看山衲度江云”:诗人以山中僧人穿越江上云雾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淡然和超脱。
修辞手法:
- 比喻:“且看山衲度江云”中,以山中僧人穿越江上云雾的形象,比喻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淡然和超脱。
- 对仗:“羁臣未觉诗无敌,老境谁言思不群”中,通过“羁臣”与“老境”,“未觉”与“谁言”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晚年的淡泊与超脱,通过对自身诗歌创作和人生境遇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自信和对人生境遇的淡然。
意象分析:
- 羁臣:象征流离失所的境遇。
- 老境:象征晚年时期。
- 山衲:象征超脱世俗的僧人。
- 度江云:象征行踪不定或超脱世俗的境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羁臣”指的是什么? A. 被流放的臣子 B. 有才华的诗人 C. 年老的臣子 D. 山中的僧人
-
诗中的“阿持”可能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某位助手或弟子 C. 山中的僧人 D. 江上的云雾
-
诗中的“度江云”比喻什么? A. 行踪不定 B. 超脱世俗 C. 穿越江上的云雾 D. 以上都是
答案: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淡然。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诗词对比: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与吴则礼此诗相比,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淡然和超脱,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 王安石《泊船瓜洲》与吴则礼此诗相比,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等宋代诗人的诗作,对宋诗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对宋代诗人的诗作进行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宋诗的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