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1-26 05:29: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
去年披雾识儒先,
欲拜萱堂未敢前。
卢壶要传纱缦业,
玉裒忽废蓼莪篇。
秀眉隔梦黄垆里,
落日驱风丹旐边。
佛子归真定何处,
空令苦泪涨黄泉。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在朦胧的雾中认识了儒士,
想要拜访母亲的堂前,却不敢前行。
卢壶希望能够传授纱缦的工艺,
而玉裒却突然废弃了《蓼莪》的篇章。
秀美的眉梢在梦中隔着黄垆,
落日驱散了风,丹旐在边上飘动。
佛子归真究竟要去何方,
只让苦泪在黄泉中涌动。
注释:
- 披雾:披开雾霭,形容在迷雾中辨认事物。
- 萱堂:用萱草装饰的堂屋,象征母亲的住所。
- 卢壶:指古代学者或仕子,传说中能传授技艺的人。
- 纱缦:指纺织品,可能指某种技艺或职业。
- 玉裒:古代的文人,象征才华横溢。
- 蓼莪:古诗《蓼莪》讲述母亲的爱与思念。
- 黄垆:黄土制成的酒坛,象征酒文化。
- 丹旐:红色的旗帜,寓意尊贵。
- 佛子:指追求真理的人。
- 黄泉:古代传说中死者的归宿,象征死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仲明,号白沙,宋代文学家,以诗词和散文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抒情见长。生活于南宋时期,曾任官职,后隐居于山水之间,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悼念陈与义的母亲而作,以深切的情感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哀痛。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无常。
诗歌鉴赏:
《陈叔易学士母阮氏挽词二首》是一首充满哀思的悼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之情。开头的“去年披雾识儒先”以朦胧的景象引入,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接着,想要拜访母亲的心情被“不敢前”所阻隔,体现出对母亲离世的无奈和悲痛。
诗中提及的“卢壶”和“玉裒”,二者都是古代文人的象征,前者希望传授技艺,后者却突然放弃了《蓼莪》,暗示了对母亲的思念与失落。后面的描写则充满了梦幻色彩,秀眉隔梦的意象让人感受到对母爱的渴望与无奈。
结尾的“佛子归真定何处”更是升华了主题,质问生死与归宿,让人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展现了个人情感,又引发对生命和死亡的哲思,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披雾识儒先:去年在雾中逐渐认清了儒士的身份,暗示了对过去的怀念。
- 欲拜萱堂未敢前:想要去拜访母亲的住所,却因悲痛而不敢前行。
- 卢壶要传纱缦业:卢壶象征着希望传授技艺的人,表达对母亲传授的怀念。
- 玉裒忽废蓼莪篇:玉裒放弃了《蓼莪》,象征对母亲的哀悼与失落。
- 秀眉隔梦黄垆里:梦中与母亲相见,表现对母亲的思念。
- 落日驱风丹旐边:落日西沉,风渐渐平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佛子归真定何处:追求真理的人生存于何处,探讨生命的意义。
- 空令苦泪涨黄泉:只让悲伤的泪水流向黄泉,表达对生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母亲的住所比作“萱堂”,用意象表现母爱的象征。
- 拟人:将“佛子”拟人化,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字句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以及对生死无常的思考。母爱如山,诗中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令读者感同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萱堂:象征母亲的爱与温暖。
- 卢壶、玉裒:象征文人、才子,对母亲的追思。
- 黄垆:象征酒文化,暗示对往事的回忆。
- 黄泉:象征死亡与归宿,增加了悲伤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披雾”主要是指什么?
- A. 行走于夜间
- B. 认识儒士
- C. 拜访母亲
-
“佛子归真定何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母亲的追忆
- B. 对人生的思考
- C. 对未来的期待
-
“萱堂”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富丽堂皇
- B. 母亲的住所
- C. 朋友的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丽人行》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
- 白居易《长恨歌》:探讨爱情与生死,情感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与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值得我们反复品读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