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天宁寺浮图歌》

时间: 2025-01-10 22:57:28

高标突兀撑霄碧,西俯昆仑东碣石。

电光过眼阅大千,咫尺换尽长安陌。

无风铃铎乍传声,半夜萧萧龙象行。

盘空孤鹤栖复惊,下瞰蚁垤日纵横。

寺中老僧去还来,佛灯寂寂照青苔。

意思解释

和天宁寺浮图歌

原文展示:

高标突兀撑霄碧,西俯昆仑东碣石。
电光过眼阅大千,咫尺换尽长安陌。
无风铃铎乍传声,半夜萧萧龙象行。
盘空孤鹤栖复惊,下瞰蚁垤日纵横。
寺中老僧去还来,佛灯寂寂照青苔。

白话文翻译:

这座高耸入云的塔,直插碧空,向西眺望昆仑山,向东俯视碣石山。
闪电般的瞬间,我看尽了大千世界,转眼间就能换掉长安的街道。
没有风的时候,铃铎发出突如其来的声音,半夜里,龙象在寂静中走过。
空中盘旋的孤鹤栖息后又被惊动,俯瞰着地面上如蚁窝般纵横的日光。
寺中的老僧时来时去,佛灯静静地照耀着青苔。

注释:

  • 高标:高耸的塔或标志性建筑。
  • 撑霄碧:撑起天空,形容建筑之高。
  • 昆仑: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象征高大和神秘。
  • 电光:比喻瞬间的闪现。
  •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 龙象: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威严。
  • 蚁垤:形容细小的事物,如同蚂蚁的窝。
  • 寂寂:形容静寂无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正宗是清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变,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天宁寺浮图,描绘了高耸的塔楼与周围壮丽自然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

诗歌鉴赏:

《和天宁寺浮图歌》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开篇即以“高标突兀撑霄碧”描绘出浮图的雄伟,再通过“西俯昆仑东碣石”的地理定位,展示了其高耸入云的壮丽。诗中巧妙地运用“电光过眼阅大千”,以瞬间的电光作为时间的象征,寓意着人生的短暂与瞬息万变。

接下来的描写,无风时铃铎乍传声,渲染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而“半夜萧萧龙象行”则引入了佛教意象,增强了神秘感。诗人在此处通过对比,表现出人世的喧嚣与寺庙的宁静。

最后两句“寺中老僧去还来,佛灯寂寂照青苔”将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老僧的出现象征着对生命的思考与回归,佛灯的光辉则照亮了内心的宁静。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与生命的深刻理解,并蕴含深厚的佛教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标突兀撑霄碧:塔楼高耸,直入碧空,表现出其巍峨的气势。
  2. 西俯昆仑东碣石:从塔上向西可见昆仑山,向东见碣石山,展现地理的壮丽。
  3. 电光过眼阅大千:形容瞬间的闪现,仿佛一瞬间看尽了万千世界。
  4. 咫尺换尽长安陌:近在咫尺,却能瞬间改变长安的喧嚣。
  5. 无风铃铎乍传声:在无风的夜晚,铃铎突然响起,打破了寂静。
  6. 半夜萧萧龙象行:半夜时分,神兽在寺庙中缓缓走过,增添神秘感。
  7. 盘空孤鹤栖复惊:空中孤鹤栖息后被惊动,象征着宁静被打扰。
  8. 下瞰蚁垤日纵横:俯瞰大地,阳光洒下,如同蚁窝般纵横交错。
  9. 寺中老僧去还来:老僧在寺中来来往往,表现出生活的循环。
  10. 佛灯寂寂照青苔:佛灯静静地照耀着青苔,象征内心的宁静和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电光过眼”,形象地表现时间的短暂。
  • 拟人:如“铃铎乍传声”,使物体具有人性。
  • 对仗:如“西俯昆仑东碣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浮图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常,同时也传达了对宁静与内心平和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浮图:象征着信仰与精神寄托。
  • 昆仑山、碣石山:代表着雄伟的自然,象征着不变与永恒。
  • 龙象:佛教文化的象征,代表着神秘与威严。
  • 老僧与佛灯:象征着智慧、宁静和对生命的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和天宁寺浮图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正宗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昆仑”是指什么?

    • A. 一座寺庙
    • B. 一座高山
    • C. 一条河流
    • D. 一座城池
  3. 诗中“无风铃铎乍传声”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 A. 喧嚣
    • B. 宁静
    • C. 忧伤
    • D. 喜悦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夜泊牛津》——杜甫

诗词对比: 《和天宁寺浮图歌》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是描绘自然景色的作品,前者侧重于佛教文化与人生哲理,后者则更加注重自然的壮丽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