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 一九六一年五月廿八日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文娱晚会听吴县姚荫梅同学演双按使弹词,赋赠》
时间: 2025-02-04 15:38: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铿然拨罢三弦调,满座寂无声。
攒眉抚掌,备描诸态,顿遣移情。
俨如对话数残更。
点巧触机生。
霎时变幻,转悲为喜,雨过天青。
白话文翻译
拨动三弦乐器的音调,响亮的声音刚刚散去,整个会场寂静无声。
我微微皱眉,轻轻拍掌,准备描绘各种心情,顿时情感流露。
仿佛是在与人对话,已经讲了几次了。
巧妙地触动了内心的机敏。
瞬间变幻,悲伤转为欢喜,仿佛雨过天晴。
注释
- 铿然:形容声音洪亮、清脆的样子。
- 拨罢:拨动完毕。
- 攒眉:皱眉,表示思考或情感的波动。
- 抚掌:拍手,表示赞赏或对情绪的激动。
- 顿遣移情:顿时释放出情感。
- 俨如:形状端正,像是。
- 对话数残更:以对话的方式表达几次情感的变化。
- 点巧触机生:巧妙地触动了内心的情感。
- 霎时变幻:瞬间发生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902-1990),原名龙云,江苏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擅长古典诗词和现代诗的创作。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情感真挚,风格独特,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1961年,正值中国社会主义文艺蓬勃发展时期。诗人在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文娱晚会上听到姚荫梅同学的演出,感受到表演艺术的魅力,因而写下此诗,以表达对音乐和演出艺术的热爱。
诗歌鉴赏
《眼儿媚》是一首表现音乐与情感交融的诗。诗中通过对三弦的描绘,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对听众情感的感染力。开篇“铿然拨罢三弦调,满座寂无声”,表现了音乐演出的瞬间,尽管演奏已停止,但余音绕梁,令人沉醉。接下来的描绘,透过细腻的情感变化,展现了音乐所引发的共鸣。
“攒眉抚掌,备描诸态”,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传达了对演出者的欣赏与感动。音乐不仅是声音的表达,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在“霎时变幻,转悲为喜,雨过天青”这句中,诗人呈现了情感的转折,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最终的“雨过天青”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到来。
整首诗在音韵的把握上也颇具匠心,音调的起伏与情感的变化相得益彰,体现了诗人与音乐的深刻联系,使得整首诗在节奏与情感的交织中流露出一种独特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铿然拨罢三弦调:声音洪亮的三弦乐器刚刚被拨动,给人以强烈的听觉体验。
- 满座寂无声:会场内静悄无声,音乐余韵回荡,令人沉思。
- 攒眉抚掌,备描诸态:皱眉思考,拍手赞美,为了描绘各种情态的情感准备。
- 俨如对话数残更:如同在与人对话,经过几次情感的交替。
- 点巧触机生:巧妙地触动了听众的内心。
- 霎时变幻,转悲为喜,雨过天青:瞬间的情感变化,从悲伤转为欢乐,象征着希望的出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的演奏比作对话,生动形象。
- 拟人:将情感赋予音乐,体现音乐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在字句上有着明显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主题思想在于通过音乐传递情感,展示音乐艺术的魅力以及对人心灵的触动。诗中通过对乐曲的描写,表现出在音乐中所感受到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弦:象征着音乐的魅力与艺术的表达。
- 雨过天青:象征着希望、光明和情感的转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铿然”形容的是哪种声音?
A. 洪亮的声音
B. 微弱的声音
C. 嘈杂的声音 -
“霎时变幻”指的是情感的怎样变化?
A. 从喜到悲
B. 从悲到喜
C. 从无到有 -
诗中暗示的情感主题是什么?
A. 绝望
B. 希望
C. 忧伤
答案:1. A,2. B,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以自然景象与情感变化相结合的经典诗作。
- 《黄鹤楼》(崔颢):描绘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与向往。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眼儿媚》的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情感的思考,但《静夜思》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而《眼儿媚》则通过音乐表现了共鸣与欢乐。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现代诗歌鉴赏》
- 《龙榆生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