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申江送友出国》

时间: 2025-01-26 23:31:15

玉箫谁谱骊歌曲,声调凄凉。

魂黯离觞。

楼外飞帆送夕阳。

卷帘怅望归来燕,飘泊何方。

冷月凝霜。

梦断天涯劲草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申江送友出国
作者:陈逸云

玉箫谁谱骊歌曲,声调凄凉。
魂黯离觞。楼外飞帆送夕阳。
卷帘怅望归来燕,飘泊何方。
冷月凝霜。梦断天涯劲草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送别友人出国的依依不舍。谁为这美丽的乐曲谱写呢?音调是如此凄凉,让人感到心中难以释怀。举杯离别时,心中愁苦,楼外的帆船正迎着夕阳远去。我拉开窗帘,怅然地望着归来的燕子,却不知道自己将漂泊何方。冷冷的月光凝聚着霜气,梦已经在天涯断绝,只剩下那坚韧的芳草。

注释:

  • 玉箫:古代一种乐器,象征优美的音乐。
  • 骊歌曲:骊歌是古代一种悲伤的歌曲。
  • 离觞:离别时举杯,觞为酒杯。
  • 飞帆:指快速行驶的船只,寓意远行。
  • 卷帘:拉开窗帘,表示思念和期待。
  • 劲草芳:劲草象征坚韧,芳草则寓意美好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逸云,近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受传统文化熏陶,擅长抒情诗词,作品多表现离愁别绪,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送别友人之际,正值时代变迁,诗人感受到离别的沉重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借用古诗词的形式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陈逸云的《采桑子 申江送友出国》以饱满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送别的场景。开篇的“玉箫谁谱骊歌曲”即引出一种音乐的哀愁,为整首词定下了忧伤的基调。音乐的凄凉与离别的愁苦交织在一起,使人感受到那种心灵深处的震撼。词中“魂黯离觞”一句,通过“离觞”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勾勒出一种悲伤的氛围。

“楼外飞帆送夕阳”则巧妙地描绘出送别时的情景,夕阳映衬出远行的孤独,给人一种无尽的惆怅感。而“卷帘怅望归来燕,飘泊何方”则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友人归来的期待,燕子作为归来的象征,增添了离别的苦涩。

最后两句“冷月凝霜,梦断天涯劲草芳”更是将全诗推向高潮,冷月和霜的意象暗示了时间的冷酷与无情,而“梦断”一词则突显了离别后连连不断的思念与无奈,劲草芳香则象征着对友人美好回忆的珍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箫谁谱骊歌曲:质疑谁为这悲伤的乐曲谱写,传达出内心的感慨。
  2. 声调凄凉:音乐的声音让人感到凄楚,反映出离别的心情。
  3. 魂黯离觞:在离别时举杯,心中却感到黯然失色。
  4. 楼外飞帆送夕阳:描绘出送友时的情景,船行于夕阳之下,显得孤独而美丽。
  5. 卷帘怅望归来燕:拉开窗帘,期待归来的燕子,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6. 飘泊何方:不知未来的漂泊之路,显露出迷茫感。
  7. 冷月凝霜:月光冷清,霜气弥漫,传达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8. 梦断天涯劲草芳:梦已经断绝,落在天涯,唯有那坚韧的芳草仍在,象征着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比作离别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冷月凝霜,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特征。
  • 对仗:如“卷帘怅望”和“飘泊何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离别的愁苦与对未来的迷茫,主题围绕友情与离别展开,展现了人们在送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旅途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箫:象征音乐与悲伤。
  • 骊歌:代表离别的悲情。
  • 飞帆:寓意远行与离别。
  • 燕子:象征归来与思念。
  • 冷月:代表孤独与寂寞。
  • 劲草芳:象征坚韧的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玉箫谁谱骊歌曲”中的“玉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品
    B. 一种乐器
    C. 一种花卉
    D. 一种舞蹈

  2. 词中“魂黯离觞”的意思是: A. 心情愉悦
    B. 感到悲伤
    C. 感到欢快
    D. 感到困惑

  3. “飞帆送夕阳”描绘的场景是: A. 归来的船只
    B. 远行的帆船
    C. 船只停泊
    D. 船只翻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别》 - 王士祯与陈逸云的《采桑子》都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送别》更侧重于对友人的祝福,而《采桑子》则更加强调对离别的深切感受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