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秋》

时间: 2025-01-10 22:22:01

商飙吹我帏,皎皎九月明。

中夜不成寐,起坐挥鸣琴。

三星入户低,北斗高未沈。

白露下丛薄,栖禽巢远林。

美人在云端,相隔若尺寻。

一弹理七弦,但伤无知音。

岂欲有知音,聊以协素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秋
作者: 法良 〔清代〕

商飙吹我帏,皎皎九月明。
中夜不成寐,起坐挥鸣琴。
三星入户低,北斗高未沈。
白露下丛薄,栖禽巢远林。
美人在云端,相隔若尺寻。
一弹理七弦,但伤无知音。
岂欲有知音,聊以协素心。

白话文翻译

秋风吹动我的帐帷,明亮的九月月光洒在大地。
夜深人静,我无法入睡,起身坐下弹奏琴音。
三星低入窗前,北斗星却高挂未沉。
白露悄然落下,树丛中栖息的鸟儿远在林间。
那位美人在云端,仿佛相隔只有一尺远。
我弹奏着七弦琴,却只能感伤没有知音。
我并不渴望有知音,只想与她心意相通。

注释

  • 商飙:商风,指秋季的风。
  • 皎皎:明亮、清晰的样子。
  • 不成寐:无法入睡。
  • 鸣琴:弹奏琴曲。
  • 三星:指的是三星(天上星星),这里暗指夜空中的星星。
  • 北斗:北斗星,是夜空中的重要星座。
  • 白露:秋天的露水,象征着秋季的深沉和清冷。
  • 美人:指心中所爱的人。
  • 知音:指了解自己的人,知音难觅。

典故解析

  • 三星与北斗:在古代天文学中,三星和北斗都是重要的天象,常用以指代夜空的美丽与浩瀚。
  • 琴与知音:古代文人常以琴象征抒情与意志,知音象征着理解与共鸣,表达了对理解者的渴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法良,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为抒情诗,追求细腻的情感表达,注重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白露时节,诗人通过对秋天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对知音的渴望。秋天的清冷与孤独感让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歌鉴赏

《感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对美人的思念。开头几句通过“商飙”与“皎皎九月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明亮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特有韵味。诗人无法入眠,起身弹琴的情景表现了强烈的孤独感,而“美人在云端,相隔若尺寻”则将思念的深度与距离的遥远相结合,展现了对爱人深切的渴望。

整首诗以音乐与星空为背景,运用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的境界。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虽然他并不奢求拥有知音,但仍希望能与心中所爱的人心意相通,这种情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商飙吹我帏:秋风拂动我的帐帷,暗示着季节的变化。
  • 皎皎九月明:九月的明月清亮,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中夜不成寐:深夜无法入睡,表达了孤独与思念。
  • 起坐挥鸣琴:起身弹奏琴曲,音乐成为情感的寄托。
  • 三星入户低:三星靠近窗前,描绘夜空的美丽。
  • 北斗高未沈:北斗星仍高挂空中,象征着希望与追求。
  • 白露下丛薄:白露降落,暗示着秋天的来临。
  • 栖禽巢远林:鸟儿栖息于远林,象征着远离与孤独。
  • 美人在云端:心中爱人如云端般遥不可及。
  • 一弹理七弦:弹奏七弦琴,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但伤无知音:感伤没有知音,渴望理解与共鸣。
  • 岂欲有知音:并不奢求知音的存在,表达了一种淡泊的心态。
  • 聊以协素心:希望与爱人心意相通,表达了深切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与情感相联系,用琴声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 对仗:如“白露下丛薄,栖禽巢远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星空、琴声等意象,营造出深远的情感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在秋夜的孤独中,对爱人与知音的思念与渴求,体现了清代文人细腻而深沉的情感特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内心的凉意。
  • 明月:代表美好与纯净,亦是思念的象征。
  • :是情感的寄托,表达诗人的孤独与渴望。
  • 知音:象征理解与共鸣,是人与人之间深厚感情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商飙”指的是什么? A) 秋风
    B) 冬雪
    C) 春雨
    D) 夏阳

  2. 诗人夜不能寐,起身弹琴,是因为: A) 想睡觉
    B) 思念美人
    C) 朋友来访
    D) 下雨

  3. 诗中提到的“知音”主要指: A) 理解自己的人
    B) 琴音
    C) 美人
    D) 星星

答案:1.A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秋夕》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法良的《感秋》更为细腻,前者以壮阔的景象激发情感,而后者则通过孤独的琴声与思念的维度进行深刻的抒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法良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诗词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