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报国寺松》
时间: 2025-01-23 02:07: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组。如舞。卑枝伏蠖。高枝蹲虎。夕阳楚楚。画出影儿相赌。笔力空今古。公孙剑舞张颠墨,堪相匹。千载成三绝。烟如萦。云如迎。一更钟定野魈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松树的形态与气势,恰似一组优雅的舞蹈,低垂的枝条像是伏着的虫子,而高耸的枝条像是潜伏的老虎。夕阳下松树的轮廓清晰可见,仿佛在与影子进行着无声的较量。笔力在古今之间游刃有余,公孙大娘的剑舞如同张颠的书法,二者可谓相得益彰。千百年来,这里凝聚了无数的绝美风景。烟雾缭绕,云彩迎面而来,夜深时钟声响起,野外传来了鬼怪的鸣叫。
注释
- 卑枝:低垂的树枝。
- 伏蠖:形容低枝如同伏卧的虫子。
- 蹲虎:形容高枝像潜伏的老虎。
- 楚楚:清晰可见。
- 影儿相赌:影子似乎在进行较量。
- 公孙剑舞:指公孙大娘的剑术,代表高超的技艺。
- 张颠墨:指张颠的书法,代表文学艺术的成就。
- 千载成三绝: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绝美风景。
- 野魈鸣:指夜晚的鬼怪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永,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摹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永游历某处时,因对松树的独特气质产生了灵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诗歌鉴赏
《河传 报国寺松》是一首描绘松树形态与气势的诗,通过生动的比喻与意象,展现出松树的顽强与优雅。诗中提到的“卑枝伏蠖”与“高枝蹲虎”,生动地体现了松树的不同气质,低矮的枝条如同伏卧的小虫,而高大的枝条则像潜伏的猛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松树的形态美,更象征着坚韧与灵动的结合。
夕阳的描绘使得整幅画面更加柔和,影子与光线的交错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增强了诗的动感。诗中提及的公孙大娘与张颠,则将松树与人文艺术相结合,寓意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通过松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体现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哲理思考。尤其在“千载成三绝”一句中,诗人强调了历史的厚重感,仿佛在提醒我们珍视自然与文化遗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如组。如舞:比喻松树的形态如同一组舞者,形象生动。
- 卑枝伏蠖。高枝蹲虎:形象地描绘松树的低枝与高枝,营造出一种张力。
- 夕阳楚楚:夕阳照耀下的松树,清晰可见,意境优美。
- 画出影儿相赌:影子与松树形态之间的互动,富有动感。
- 笔力空今古:表达作者的书法艺术与历史的交融。
- 公孙剑舞张颠墨:将松树与武术、书法相结合,强调文化的多样性。
- 千载成三绝:强调悠久历史中的自然与文化的绝美结合。
- 烟如萦。云如迎:自然环境的描写,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一更钟定野魈鸣:夜晚的宁静与神秘,增添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树比作舞者与猛虎。
- 拟人:影子与松树之间的互动。
- 对仗:如“卑枝伏蠖”与“高枝蹲虎”,形成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以松树为核心,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体现了人与自然、文化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坚韧与不屈。
- 夕阳:代表光明与希望。
- 影子:象征无形的力量与互动。
- 烟与云:代表自然的变化与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卑枝伏蠖”形容的是何种意象?
- A. 高大的树
- B. 低垂的枝条
- C. 古老的传说
-
“公孙剑舞”指的是哪个领域的艺术?
- A. 音乐
- B. 武术
- C. 书法
-
诗的主题主要体现了对什么的赞美?
- A. 自然与文化
- B. 战争与胜利
- C. 爱情与友情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黄永的《河传 报国寺松》与王维《鹿柴》均描绘自然景观,但黄永更注重松树的形态与文化内涵,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山水的意境与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山水诗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