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龙昔未蜕,尝蛰此山中。
霖雨春畴足,风云夜壑空。
两崖高下倚,一径往来通。
不原千金剂,惟祈百谷丰。
白话文翻译:
老龙曾经没有蜕皮,曾经在这座山中蛰伏。
春天的霖雨滋润着田畴,风云在夜晚的山谷中空灵飘动。
两岸的悬崖高低相依,一条小路往来通行。
不求用千金的药剂,只祈求百谷的丰收。
注释:
- 老龙:指传说中的龙,象征着神秘的力量。
- 蜕:蜕皮,指龙的变身或重生。
- 霖雨:指连续的细雨,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 畴:田地,指农田。
- 倚:依靠、靠近。
- 不原:不求,不指望。
- 千金剂:比喻珍贵的药物,象征着富贵的东西。
- 百谷丰:指各种谷物的丰收。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老龙”与蜕皮的形象,可能源自传统文化中对龙的崇拜。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力量与祥瑞,蜕皮则象征着重生和希望。诗中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与农耕文化的紧密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歌见长。其作品常反映自然风光与农田生活,体现了浓厚的田园情怀和对农业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农耕社会,反映了当时人民对于自然规律的观察和对丰收的期盼。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农田的关系,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劭农归游白龙洞》是一首充满农耕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和农田丰收的同时,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的开头以“老龙”引入,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古老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秘密。接下来的描绘中,霖雨和风云的意象相互交织,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两岸的高低对比,构成了山水的壮丽,而“往来通”的小径则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一句“不原千金剂,惟祈百谷丰”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强调了农民对于自然的依赖和对丰收的渴望,表达了对简单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展现出一种生动而又质朴的田园风景,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龙昔未蜕:提到老龙,暗示着一种悠久的历史与神秘感。
- 尝蛰此山中:老龙曾在这山中蛰伏,暗示自然的隐秘与力量。
- 霖雨春畴足:春天的细雨滋润了田地,显示了自然对农业的重要性。
- 风云夜壑空:夜间的风云变幻,描绘出自然的神秘与不确定性。
- 两崖高下倚:高低相依的悬崖,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一径往来通:小路的存在象征着人与自然的联系。
- 不原千金剂:不求奢华的药剂,表明了对物质的淡泊。
- 惟祈百谷丰:只愿求得丰收,展现了对生活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老龙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
- 拟人:自然现象如风云,赋予了情感。
- 对仗:诗中高低和往来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丰收的渴望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龙:代表着自然神秘力量。
- 霖雨:象征着生命的滋润。
- 山崖:自然景观的雄伟。
- 小径:人与自然的联系。
这些意象不仅富有自然风光的描绘,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老龙”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神秘的力量
- C. 农民
-
诗中提到的“霖雨”主要指的是什么?
- A. 夏天的雨水
- B. 春天的细雨
- C. 秋天的露水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 A. 对千金药剂的渴望
- B. 对百谷丰收的期盼
- C. 对自然的恐惧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田园诗》:反映农田与自然的诗作。
- 《春晓》:描绘春天景象的诗作,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终南山》与李曾伯的诗中都包含对自然美的描绘,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山水的静谧与哲理,而李曾伯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田园诗的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