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树凭高看,幽禽向静听。霜轻冬意薄,日正午阴停。榻侧从他鼾,江头自独醒。居然山是似,环雇等繁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中的老树高高地伫立着,静静地俯视着四周,幽静的鸟儿在这宁静的环境中倾听着。霜露轻轻地降落,冬天的气息似乎还不浓厚,正午的阳光照耀下,阴影依然停留在地面。身边的朋友在榻上酣然入睡,而我却在江边独自清醒。此时的山景如同星辰般璀璨,环绕在四周。
注释:
- 老树:古老的树木,象征着岁月的积淀。
- 幽禽:指安静的鸟,常常和宁静的环境联系在一起。
- 霜轻:霜降得轻盈,意指冬天的气息还未完全渗入。
- 榻侧:指躺在榻边,形容身边的朋友在酣睡。
- 自独醒:自己独自清醒,强调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居然:竟然、出乎意料,表达惊讶。
- 环雇等繁星:环绕着如同繁星点点的山景,形容其美丽和神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安道,号澄江,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尤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他的作品常常富有哲理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李曾伯在某次登高望远之际,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生命、自然的感悟,以及对内心孤独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开篇的“老树凭高看”,给人一种稳重而崇高的感觉,仿佛时间在树的年轮中静止。接着,幽静的鸟儿在静谧的环境中倾听,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诗中通过对冬霜的描绘,表现出冬季的轻柔与脆弱,暗示着生命的逝去与新生的轮回。
在对比中,诗人身边的朋友沉沉入睡,而自己却清醒,突显出一种孤独的心境。这个对比深刻地表达了人在面对自然时的不同境遇,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结尾部分“居然山是似,环雇等繁星”,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将自然景色与星空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美感,似在提醒读者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树凭高看:树木在高处向下望,表现出其高大与古老。
- 幽禽向静听:鸟儿在安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和谐。
- 霜轻冬意薄:冬天的气息尚轻,暗示着春天的来临。
- 日正午阴停:正午的阳光照耀下,阴影静止,传达一种静谧的氛围。
- 榻侧从他鼾:身边的朋友沉睡,形成鲜明对比。
- 江头自独醒:自己在江边清醒,显露出孤独感。
- 居然山是似,环雇等繁星:山的轮廓宛如繁星,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繁星,增强了视觉冲击。
- 对仗:如“榻侧从他鼾,江头自独醒”,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幽禽“向静听”,赋予鸟儿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与人心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在优美的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考,同时也传递出对生命的哲理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树:象征着岁月与生命的积淀。
- 幽禽:代表着宁静、和谐的自然状态。
- 霜:象征着冬天的到来,生命的脆弱。
- 江:象征着流动的时间与生命的不断变化。
- 山与星:代表着自然的浩瀚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老树”象征着什么? a. 年轻与活力
b. 岁月与生命的积淀
c. 生命的脆弱 -
诗人身边的人在做什么? a. 清醒
b. 睡觉
c. 走动 -
诗中提到的“霜轻冬意薄”意指什么? a. 冬天已经来临
b. 冬天的气息尚轻
c. 春天即将来临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但强调的是豪放和对自由的追求;而李曾伯的《登独秀台和徐意一韵》更多地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哲思,二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