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净远亭二首》

时间: 2025-01-26 03:13:34

重阳才过便新寒,去岁如今暑尚残。

云外鴈来元不觉,一声唤我举头看。

意思解释

晚登净远亭二首

原文展示:

重阳才过便新寒,
去岁如今暑尚残。
云外鴈来元不觉,一声唤我举头看。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刚过,天气就开始变冷,
而去年的这个时候,炎热的夏天依然残留。
在云端的雁阵来得毫无预兆,
一声鸣叫把我唤醒,抬头朝它们看去。

注释: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代表着秋天的结束和冬天的开始。
  • 新寒:新的寒冷,指天气转凉。
  • :指大雁,秋冬季节迁徙的鸟类。
  • 元不觉:根本没有意识到,形容突如其来的感觉。

典故解析:

重阳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象征着长寿与秋天的成熟。诗中提到的“云外鴈来”,体现了秋天的特征,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尤其在描写季节变化时尤为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重阳节后,正值秋冬交替之际,反映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晚登净远亭二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季节交替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诗的开篇提到“重阳才过便新寒”,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从温暖走向寒冷的季节交替之中,营造出一种急促的时光流逝感。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去岁如今暑尚残”,不仅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也表现了对往年温暖时光的怀念。

在描绘大雁的到来时,诗人用“云外鴈来元不觉”来说明这一切的突然和意外,仿佛在提醒读者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微变化。最后一句“一声唤我举头看”则展现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诗人在这一刻与自然达成了某种心灵的契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秋冬季节的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哲思,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阳才过便新寒:重阳节一过,天气就开始转凉,表现了季节的变化。
  2. 去岁如今暑尚残:回忆起去年此时,夏天的热气还未消散,形成鲜明对比。
  3. 云外鴈来元不觉:大雁从远处飞来,诗人对此毫无察觉,突显自然的神秘。
  4. 一声唤我举头看:一声鸣叫将诗人从沉思中唤醒,唤起对自然的关注。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重阳”与“新寒”、“去年”与“如今”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大雁的鸣叫如同在与诗人对话,增添了生动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与自然变化的美丽,诗人在思考季节更替时,感受到生活的无常与美好,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然的深情。

意象分析:

  • 重阳:象征着长寿与秋天的结束,隐含着对生命的思考。
  • :代表着冷漠与孤寂,预示着冬天的来临。
  • :象征着迁徙与变化,寓意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旅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是农历的哪个月份?
    A. 八月
    B. 九月
    C. 十月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鴈”是指哪种鸟?
    A. 麻雀
    B. 大雁
    C. 鹅
    答案:B

  3. 诗人是在哪种天气变化中写下这首诗的?
    A. 夏天
    B. 秋冬交替
    C. 春天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比较杨万里的《晚登净远亭二首》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慨,但杨万里更侧重于自然的变化,而杜甫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