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馀不溪废寺》

时间: 2025-01-10 21:53:06

武原离乱后,真界积尘埃。

残月生秋水,悲风起故台。

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

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馀不溪废寺
作者: 皎然 (唐代)

武原离乱后,真界积尘埃。
残月生秋水,悲风起故台。
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
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武原地区经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满目尘埃。秋水映照着残月,悲凉的风在废弃的台上吹起。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已经消失,而鸽子在黄昏时分又回来了。即使没有生死的道理,这样的景象也足以让我写下七首哀伤的诗篇。

注释:

  • 武原: 指武原地区,可能是指经历战乱的某个地方。
  • 真界: 可能指代一个真实的境界或状态。
  • 残月: 月亮残缺,象征着孤寂与凋零。
  • 秋水: 秋天的水,通常给人一种清冷、寂寥的感觉。
  • 悲风: 带着悲凉的风,增强了诗的忧伤情绪。
  • 栖鸽: 栖息的鸽子,象征孤独与归来。
  • 无生理: 意指没有生死的道理,表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七哀: 指七首哀伤的诗,可能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字子渊,唐代诗人,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战乱后,作者目睹了曾经繁华的地方变得荒凉,抒发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带来的心理影响。

诗歌鉴赏:

《题馀不溪废寺》是一首充满忧伤的诗,作者通过描绘废弃的寺庙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开头两句“武原离乱后,真界积尘埃”,直接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离散,给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后续的“残月生秋水,悲风起故台”,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残月与秋水的结合营造了深秋的孤寂感。

“居人今已尽,栖鸽暝还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去楼空的惋惜,鸽子的归来象征着某种希望,但又显得无奈,因为人已不在。最后一句“不到无生理,应堪赋七哀”,则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创作的冲动。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武原离乱后: 句子开头的“离乱”说明了历史的动荡,暗示了社会的破碎。
  2. 真界积尘埃: “真界”的积尘寓意着曾经的繁华已被尘埃覆盖,象征着衰败。
  3. 残月生秋水: 残月与秋水的相互映衬,突显了孤独与冷清的感觉。
  4. 悲风起故台: 悲风吹起,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忧伤氛围。
  5. 居人今已尽: 表达了人去楼空的悲哀,营造出一片荒凉。
  6. 栖鸽暝还来: 虽然人不在了,但鸽子的归来又增添了一种对过去的追忆。
  7. 不到无生理: 对生死哲学的思考,带有一种宿命的感慨。
  8. 应堪赋七哀: 最后引申出对写作的冲动,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 “残月生秋水”通过自然景象体现内心情感。
  • 拟人: “悲风”赋予风情感,使情绪更加生动。
  • 对仗: 整首诗的结构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对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沉思,通过对自然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体现了深沉的哀愁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月: 象征孤独与凋零,表现了生命的脆弱。
  • 秋水: 代表清冷与凄凉,增强了诗的忧伤情感。
  • 悲风: 体现了外界的影响与内心的感受。
  • 栖鸽: 象征希望与归属,尽管表达了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残月”象征着什么?

    • A. 繁荣
    • B. 孤独
    • C. 快乐
  3. “栖鸽暝还来”中“栖鸽”指的是什么?

    • A. 过路的鸟
    • B. 回来的鸽子
    • C. 消失的动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 通过月亮与酒的意象,表达孤独与自我对话的情感。
  • 《春望》: 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悲哀,情感与《题馀不溪废寺》有相似之处,但更多关注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的韵味与情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