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约李彭州兄弟看荔丹有赋》

时间: 2025-01-23 01:56:23

双荔堂前呼大撇,虬枝看取垂垂。

帝怜尘土著冰姿。

故教冻雨过,浴出万红衣。

绿幄赪圆高下处,中含玉色清夷。

涴人应笑太真肥。

破除千古恨,须待谪仙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约李彭州兄弟看荔丹有赋
作者: 魏了翁

双荔堂前呼大撇,虬枝看取垂垂。
帝怜尘土著冰姿。
故教冻雨过,浴出万红衣。

绿幄赪圆高下处,中含玉色清夷。
涴人应笑太真肥。
破除千古恨,须待谪仙诗。


白话文翻译:

在双荔堂前,树枝摇曳,向我呼唤;
那虬曲的枝条,我看着它们垂垂而下。
天帝怜惜这尘土,赋予它冰冷的姿态。
所以让冻雨过去,洗出万般红色的衣裳。

绿色的幕布上,红色的圆球高高低低;
其中隐含着玉色的清丽。
看那人应当笑出声来,太真显得丰腴。
要想打破千古的怨恨,必须等待谪仙的诗篇。


注释:

  • 荔丹:指荔枝,古代是美味水果,象征富贵和美好。
  • 虬枝:形容荔枝树的枝条曲折,生动形象。
  • 冰姿:指冰冷的姿态,象征着清冷和高洁。
  • 冻雨:冬天的雨,象征着严寒的天气。
  • 万红衣:形容盛开的荔枝花,色彩斑斓。
  • 绿幄赪圆:比喻荔枝的叶子和果实。
  • 太真肥:太真指李白,寓意李白的诗歌风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季庸,号中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事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南宋时期,作者约请了李彭州兄弟一同欣赏荔枝,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充满生机和美感的词作,诗人在描绘荔枝的美丽之时,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开头以“双荔堂前呼大撇”引入,生动地呈现出荔枝的生机,仿佛听到荔枝在呼唤。接着,诗人通过“帝怜尘土著冰姿”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认为天帝对自然万物都有怜惜之情。

“故教冻雨过,浴出万红衣”一句,生动描绘了荔枝在冻雨后的焕发,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复苏。接下来的“绿幄赪圆高下处”,展现了荔枝的形态变化,色彩鲜艳,生机勃勃。最后一句“破除千古恨,须待谪仙诗”则将诗意提升,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暗示着等待诗歌的力量来化解历史的恩怨,充满了哲思。

全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情的深刻反思,体现了魏了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双荔堂前呼大撇:描绘了荔枝树在风中摇曳的景象。
  2. 虬枝看取垂垂:强调荔枝枝条的曲折与优美。
  3. 帝怜尘土著冰姿:天帝对于自然的怜惜,赋予了荔枝一种高洁的形象。
  4. 故教冻雨过,浴出万红衣:冻雨过后,荔枝盛开,色彩鲜艳。
  5. 绿幄赪圆高下处:荔枝的叶子和果实的多样性。
  6. 中含玉色清夷:隐含的美好,象征着清丽。
  7. 涴人应笑太真肥:通过太真,反映诗人对美的追求。
  8. 破除千古恨,须待谪仙诗:对历史恩怨的反思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荔枝与高洁的形象相比较。
  • 拟人:荔枝像是在呼唤、在诉说。
  • 对仗:整首词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荔枝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反思历史的恩怨,期待通过诗歌的力量来化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荔枝:象征着富饶与美好。
  2. 冰姿:象征高洁与清冷。
  3. 冻雨: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复苏。
  4. 太真:引申出对美的追求与历史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荔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水果
    C. 一种药材
    D. 一种草

  2. “绿幄赪圆高下处”中的“赪圆”指的是什么? A. 绿色的叶子
    B. 红色的果实
    C. 蓝色的天空
    D. 白色的花瓣

  3. 诗人提到的“太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苏轼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作者:元好问
  • 《浪淘沙·北海银沙滩》作者:李煜

诗词对比: 《临江仙》和元好问的《青玉案》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人情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友谊的珍视,而后者更多的是对离愁的抒发。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形成了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魏了翁及其诗词研究》

以上内容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临江仙》这首词的深刻含义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