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红亭》

时间: 2025-01-11 08:52:16

三面红亭放日迟。

小窗斜卷受花枝。

间却锦棚芳树底,引莺儿。

艳曲初翻余懊恼,梦书閒检费疑思。

偏是寻常行坐处,没心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花子·红亭
作者: 叶恭绰 〔清代〕

三面红亭放日迟。
小窗斜卷受花枝。
间却锦棚芳树底,引莺儿。
艳曲初翻余懊恼,
梦书闲检费疑思。
偏是寻常行坐处,
没心期。

白话文翻译:

三面红亭在阳光下显得悠然。
小窗斜斜地卷起窗帘,透出花枝的影子。
在锦绣的棚子和芳香的树木之下,引来黄莺鸣叫。
美妙的乐曲开始演奏,却让我感到一阵懊恼,
梦中书信随意翻检,消磨着我的思绪。
偏偏是在这寻常的行坐之处,
我却没有心情去期待。

注释:

  • 红亭:特指一种建筑,通常为木制,外表涂成红色,常见于园林。
  • 小窗:指亭子中的小窗户。
  • 锦棚:用华丽的织物搭成的棚子,象征富丽。
  • 艳曲:美妙的乐曲,通常指古代的音乐。
  • 懊恼:一种懊悔、烦恼的情绪。
  • 疑思:因怀疑而产生的思考。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叶恭绰,清代诗人,字子渊,号云洲,擅长诗词,尤其是词作。其作品往往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时值社会安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反映内心情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三句以“红亭”、“小窗”、“锦棚”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典雅的园林景象,仿佛置身于春日的午后,阳光透过花枝,洒在亭阁之上,给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感觉。然而,随后的两句却转为内心的懊恼与思索,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不满。通过“艳曲初翻余懊恼”,诗人揭示了即便是在美好的环境中,内心也可能充满疑惑与懊恼,反映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最后两句则表明,虽然周围环境优美,诗人却感到心无所寄,似乎在传达一种对生活的淡漠与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面红亭放日迟”:描绘红亭在阳光照耀下的宁静。
    • “小窗斜卷受花枝”:窗帘微卷,花影轻摇,营造出生动的画面。
    • “间却锦棚芳树底,引莺儿”:在华丽的棚子和芳树下,黄莺儿引鸣,增添了生机。
    • “艳曲初翻余懊恼”:乐曲初起,却引发了诗人的烦恼。
    • “梦书闲检费疑思”:诗人在梦中翻阅书信,思绪纷乱。
    • “偏是寻常行坐处,没心期”:尽管环境优美,内心却对生活没有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环境和内心感受进行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
    • 拟人:通过“引莺儿”,使自然景物生动起来。
    • 对仗:诗句工整,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与内心纠葛的对比,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失落,深刻反映出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红亭:象征宁静与美好。
  • 花枝: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
  • 莺儿:象征春天的声音与生机。
  • 艳曲:代表生活的乐趣与美好,但也可能引发内心的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面红亭放日迟”中的“红亭”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种建筑
    • C. 一种乐器
  2. 诗中提到的“艳曲”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曲
    • B. 一种舞蹈
    • C. 一种花卉
  3. 诗人在美丽的环境中感到:

    • A. 快乐
    • B. 懊恼
    • C. 平静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清照的《如梦令》、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诗词对比:李清照的词中常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失落,和叶恭绰的情感深邃且细腻,展现出女性细腻的情感与男性情感的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