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吊罗贞烈
作者: 王文明 〔明代〕
一死酬初志,宁知身后名。
风摧秋日白,节映嫠星明。
鹤梦悠悠去,松姿岁岁荣。
无繇瞻蕙帐,感慨不胜情。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为理想而死,岂在乎身后的荣名?
秋风摧残着白天,节气映照着寡妇的星光。
如鹤般的理想悠然离去,松树般的姿态年年常青。
不再能瞻望那蕙帐,感慨之情难以自已。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死:一死即为追求初志的代价。
- 酬:报酬、回报。
- 宁知:岂知道。
- 身后名:死后留下的名声。
- 风摧:风吹摧残。
- 秋日白:秋天的白昼。
- 节:节气。
- 嫠星:寡妇星,象征孤独。
- 鹤梦:比喻理想与追求。
- 悠悠:悠然自得。
- 松姿:松树的姿态,象征坚韧。
- 无繇:没有理由。
- 瞻蕙帐:望着华丽的帐幕。
- 感慨不胜情:感慨之情难以自抑。
典故解析:
- “鹤梦”象征理想和希望,鹤在古代文化中常与长生和高洁联系在一起。
- “嫠星”源于古代对于寡妇的象征,表达孤独与坚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文明,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和咏志著称,擅长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特定历史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以及对身后名声的淡泊。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吊罗贞烈》从一开始便以“死”字直指主题,表达了诗人在追求理想时甘愿付出生命的决绝态度。诗人以“宁知身后名”来强调个人理想的重要性,超越了对世俗名声的追求,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接着,诗中“风摧秋日白,节映嫠星明”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通过自然的变化反映出人世的无常与孤独。
“鹤梦悠悠去,松姿岁岁荣”中,鹤与松树的意象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象征理想的追求,后者象征稳重与坚韧,显示出诗人对理想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执着。最后一句“无繇瞻蕙帐,感慨不胜情”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与无奈之情,蕙帐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却因理想的追求而无法再回首。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情感深邃而真实,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死酬初志”:以死作为追求理想的代价,显示出坚定的决心。
- “宁知身后名”:不在乎死后的名声,强调理想的高于一切。
- “风摧秋日白”:秋风中白昼的凋零,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节映嫠星明”:节气变换中寡妇星的明亮,暗示孤独与坚韧的存在。
- “鹤梦悠悠去”:理想如鹤般自由飞去,表达了追求理想的渴望。
- “松姿岁岁荣”:松树的姿态象征着稳重和持久的生命力。
- “无繇瞻蕙帐”:无法再向往那华丽的生活,体现了一种遗憾。
- “感慨不胜情”:感慨之情无法自抑,显示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比作鹤,体现了自由与追求的主题。
- 对仗:诗中多用对仗手法,如“风摧秋日白,节映嫠星明”。
- 借景抒情: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内心的感慨与思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名利的淡泊,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自然景象描绘,传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生命短暂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对理想坚定不移的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象征追求理想与自由。
- 松:象征坚韧与持久。
- 秋日: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凋零。
- 嫠星:象征孤独与坚韧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一死酬初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名声的渴望
- B. 对理想的执着
- C. 对亲情的怀念
-
“风摧秋日白”中的“秋日”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繁荣
- B. 生命的无常
- C. 生活的美好
-
诗中提到的“鹤梦”指代什么?
- A. 现实的束缚
- B. 理想与追求
- C. 生活的琐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表达理想与追求的悲壮。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诗词对比:
- 王文明的《吊罗贞烈》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理想的追求,前者更显深沉,后者则更显豪放。两者都反映了对生命的理解与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王文明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理想与现实:明代诗歌的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