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
时间: 2025-04-29 01:46:25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雨中花
作者: 高观国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旆拂西风,客应星汉,行参玉节征鞍。
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
吟倦西湖风月,去看北塞关山。
过离宫禾黍,故叠烟尘,有泪应弹。
文章俊伟,颖露囊锥,名动万里呼韩。
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
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
立勋未晚,归来依旧,酒社诗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西风中行进,仰望星空,骑着装饰华丽的马,缓缓行走,身着轻便的衣袍,想要观看盛世的繁华。吟唱于西湖的美景中已感到疲倦,决定去北方的关山一游。经过昔日的离宫,田野上长满禾黍,故地依旧,心中不禁流下泪水。文章才华出众,名声远扬,足以让人称道。虽然早已知道有平定边疆的手段,但小试身手并不难。情感寄托在寒冷的吴梅香上,梦想随同秋雁的霜寒而去。立下的功勋未算晚,归来依旧可以在酒社和诗坛上畅游。
注释:
- 旆:帆,象征出行的旅人。
- 西风:指秋冬时节的风,代表时光流逝。
- 星汉:指银河,象征浩瀚的宇宙。
- 玉节:指玉制的节杖,代表高贵的身份。
- 吴梅:指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陇雁:指大雁,象征迁徙与归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观国,字元美,号竹溪,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游历之际,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体现了古代士人的情怀与志向。
诗歌鉴赏:
这首《雨中花》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游子的心境,展现了对盛世繁华的向往和对故土的眷恋。开篇以“旆拂西风”引入,给人一种孤独游子的形象,漫游在星空下,象征着游子的渴望与追求。接着通过“吟倦西湖风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疲惫,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诗中多次提到的“平戎手段”,则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虽有豪情壮志,但仍难掩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结尾处“立勋未晚,归来依旧”,流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强调了不论身处何地,归来依旧可以追求理想与诗酒人生的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旆拂西风:游子在西风中行进,象征孤独与流浪。
- 客应星汉:抬头仰望星空,体现对浩瀚宇宙的敬畏。
- 行参玉节征鞍:骑马出行,展现高贵身份与旅途的艰辛。
- 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缓慢行走,想要见识繁华盛世。
- 吟倦西湖风月:在美丽的西湖吟唱已感疲惫。
- 去看北塞关山:决定去北方的壮丽山川,寄托心愿。
- 过离宫禾黍:经过昔日的离宫,心中涌起思念。
- 故叠烟尘,有泪应弹:身处故地,感受到往日的悲伤。
- 文章俊伟,颖露囊锥:赞美自己的才华,渴望名声。
- 知素有平戎手段,小试何难:自信于自己的能力,应对挑战。
- 情寄吴梅香冷,梦随陇雁霜寒:将情感寄托于梅花,梦境随秋雁而去。
- 立勋未晚,归来依旧,酒社诗坛:强调功勋未晚,归来继续追求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星汉”比喻浩瀚的宇宙,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缓带轻裘,争看盛世衣冠”,对称而富有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情寄”“梦随”等结构,增强情感的连贯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在外的思乡情怀、对盛世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理想和成就的追求。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表现了深厚的人生哲理和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
意象分析:
- 西风:象征时光流逝与人生的孤独。
- 星汉:代表希望与梦想。
- 吴梅香:象征坚韧与高洁的情感寄托。
- 陇雁:寓意归属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 A. 丰收
- B. 时光流逝
- C. 友谊
- D. 战争
-
“情寄吴梅香冷”中的“吴梅”象征什么?
- A. 亲情
- B. 坚韧与高洁
- C. 美丽
- D. 忍耐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归属与理想
- C. 友谊
- D. 自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高观国和王维的作品,二者均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但高观国更突出游子的孤独与思乡,而王维则融入了对静谧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赏析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