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晦日新晴春色娇,
万家攀折渡长桥。
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白话文翻译:
在阴霾的日子里忽然放晴,春天的景色显得格外娇媚。
成千上万的人在长桥上攀折柳枝。
每年都在江城的寺庙旁度过时光,不知不觉春风已换了柳条。
注释:
- 晦日:阴暗的日子,指天气不好。
- 新晴:刚刚放晴,天气变好。
- 春色娇:春天的景色娇美。
- 万家攀折:成千上万的人在攀折柳枝。
- 渡长桥:过长长的桥。
- 江城寺:指的是江边的寺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不觉:不知不觉中。
- 春风换柳条:春风来临,柳树的枝条也随之更新。
典故解析:
“江城寺”可能指的是唐代江城的一座著名寺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反思。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柔美和离别,诗中提到“换柳条”,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以及生命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滉(约723年-787年),字景仁,号山人,唐代著名画家和诗人,尤其以山水画而闻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个人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天气转暖之际,诗人借此描绘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晦日呈诸判官》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诗作,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首句“晦日新晴春色娇”以对比手法开篇,强调在阴霾天气后,春天的到来是多么让人心旷神怡。接下来的“万家攀折渡长桥”描绘了人们在春日里兴致勃勃地出游,享受春光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热闹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最后两句“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则转向诗人的内心独白。他在江城寺旁驻足,回想起年复一年的光阴流逝,岁月虽无情,但春天的美好却依然如故,让人感到温暖和希望。这种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晦日新晴春色娇”:在阴霾的日子后,春天的阳光洒下,映衬出春色的娇美。
- “万家攀折渡长桥”:描写人们在春天出游,长桥上人们欢快地攀折柳枝,生动展示了春游的热闹场景。
- “年年老向江城寺”:诗人每年都在江城寺旁度过,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对往昔的怀念。
- “不觉春风换柳条”:在不知不觉中,春天的风已经吹绿了柳树,象征着新的生命和希望的到来。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晦日”和“新晴”的对比,突出了春天的美好。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换柳条的能力,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春色: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长桥:连接了人与自然的桥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江城寺:象征着时间的积淀和人生的哲思。
- 柳条:在中国文化中,柳树常常与离别、思念联系在一起,是春天的代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晦日”指的是: A. 晴天
B. 阴暗的日子
C. 春天
D. 夏天 -
诗中提到的“江城寺”象征着: A. 财富
B. 时间的流逝
C. 权力
D. 和平 -
“春风换柳条”所表达的意思是: A. 春天的到来
B. 柳树的凋零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韩滉的《晦日呈诸判官》与杜甫的《春望》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韩滉更关注于生活的细腻和个人情感,而杜甫则反映了对国事的忧虑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修辞》
- 韩滉的生平与艺术成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