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邺下吊高神武》

时间: 2025-01-03 10:00:05

唱罢阴山《敕勒歌》,英雄涕泪老来多。

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条侯杀贼戈。

六镇华夷传露布,九龙风雨聚漳河。

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万马过。

意思解释

过邺下吊高神武

原文展示:

唱罢阴山敕勒歌,英雄涕泪老来多。
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条侯杀贼戈。
六镇华夷传露布,九龙风雨聚漳河。
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万马过。

白话文翻译:

唱完阴山的敕勒歌,英雄们年老时泪水多。
生前曾持魏武帝的朝天笏,死后把条侯的杀贼戈传授。
六镇的华夷之地传来消息,九龙的风雨聚集在漳河。
如今依旧有清流和明月,曾照耀高王万马奔驰而过。

注释:

  • 阴山:位于内蒙古的山脉,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发源地。
  • 敕勒歌:古代北方民族的民歌,表达豪情与悲壮。
  • 魏武:指魏国的开国皇帝曹操。
  • 朝天笏:古代官员的权杖,象征权力。
  • 条侯:指古代的封爵,条侯即条形的印信。
  • 六镇:指北方的六个军事重镇。
  • 九龙风雨:象征强大的气象和力量。
  • 清流月:意指清澈的河流和明亮的月光,象征宁静和美好。

典故解析:

  • 高王:指的是高祖刘邦,代表着汉朝的兴起与辉煌。
  • 万马过:象征着战争与英雄豪杰的气概,表现出历史的壮丽与豪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子才,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书法家。他主张个性解放,崇尚自然,继承了李白的豪放与杜甫的沉郁。袁枚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感慨,也表现出对古代豪杰的崇敬与怀念。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回望,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过邺下吊高神武》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作,通过对古代英雄的回忆,袁枚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豪情与悲壮的历史场景。开篇通过“唱罢阴山敕勒歌”引入,突出北方游牧民族的英勇气概,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气氛。接着,诗人通过“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条侯杀贼戈”表达了英雄一生的荣光与牺牲,展现了历史英雄的伟大与无奈。六镇与九龙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波澜壮阔,暗示着古代英豪间的责任与传承。最后,清流与明月的意象,反映了一种宁静的希望,象征着英雄气概在历史长河中的永恒。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和排比,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美,使得情感更为深沉而广阔。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唱罢阴山敕勒歌”:开篇引入歌声,暗示历史的回响。
    • “英雄涕泪老来多”:表现英雄在年老时的感慨,泪水象征着对往昔的怀念。
    • “生持魏武朝天笏”:体现英雄生前的权力与地位,象征着他们的成就。
    • “死授条侯杀贼戈”:死后仍然传承战斗精神,表现出不屈的斗志。
    • “六镇华夷传露布”:历史的变迁与信息的传播,反映出历史的广阔。
    • “九龙风雨聚漳河”:象征着强大的力量与历史的风云变幻。
    • “祇今尚有清流月”:即便时光流逝,依旧有美好的存在。
    • “曾照高王万马过”:最后引入历史人物,强调英雄的光辉与历史的厚重。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条侯杀贼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清流月”象征着宁静与美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历史英雄的缅怀,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英雄的孤独。

意象分析:

  • 阴山:象征北方游牧民族的豪情。
  • 魏武:代表权力与英雄气概。
  • 清流月:象征宁静与希望,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阴山敕勒歌”中提到的“阴山”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内蒙古
    B. 西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华东地区

  2. “生持魏武朝天笏”中的“朝天笏”代表什么?
    A. 武器
    B. 权力
    C. 财富
    D. 地位

  3. 诗中提到的“九龙风雨”象征了什么?
    A. 和平
    B. 力量与变化
    C. 宁静
    D. 美好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英雄豪情的赞美,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 杜甫《春望》:则更侧重于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与忧虑,展现出不同的历史观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袁枚《小仓山房诗集》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