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李金部知颍州》

时间: 2025-02-04 13:32:27

汝阴名郡拥朱轮,洛宅霜威尚袭人。

门籍旧通仙禁近,书囊才补殿帷新。

金华入侍知非晚,石柱题名又几春。

莫恋桑郊停五马,蓬邱几观自生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汝阴名郡拥朱轮,洛宅霜威尚袭人。 门籍旧通仙禁近,书囊才补殿帷新。 金华入侍知非晚,石柱题名又几春。 莫恋桑郊停五马,蓬邱几观自生尘。

白话文翻译:

汝阴这个有名的郡县,官员们乘坐着华丽的红色马车,洛阳的宅邸中,霜的威严依然让人感到寒冷。 门籍记录着曾经接近皇宫的荣耀,书囊里装着新补充的殿帷。 金华宫中侍奉皇帝,知道不会太晚,石柱上题名,又过了几个春天。 不要留恋桑树郊外的五马停驻之地,蓬莱山上的几座观宇,自然会积满尘埃。

注释:

字词注释:

  • 汝阴:地名,今河南省汝南县。
  • 朱轮:古代官员乘坐的红色马车,象征官位。
  • 洛宅:指洛阳的宅邸。
  • 霜威:比喻严寒或威严。
  • 门籍:记录官员出入皇宫的名册。
  • 仙禁:指皇宫。
  • 书囊:装书的袋子。
  • 殿帷:宫殿的帷幕。
  • 金华:指金华宫,古代皇宫的一部分。
  • 石柱题名:古代科举考试中,及第者的名字会被刻在石柱上。
  • 桑郊:郊外种桑的地方。
  • 蓬邱:指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山。
  • 几观:几座观宇。

典故解析:

  • 石柱题名:源自唐代科举制度,及第者的名字会被刻在石柱上,象征功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约1000-1044),字子美,号东篱,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在他任职颍州期间所作,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杨亿在颍州任职期间,对官场生涯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中通过对汝阴名郡、洛阳宅邸的描绘,以及对门籍、书囊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汝阴名郡和洛阳宅邸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诗中“朱轮”、“霜威”等词语,既描绘了官场的繁华,也暗示了其中的严酷。门籍、书囊的提及,反映了作者对过去荣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两句“莫恋桑郊停五马,蓬邱几观自生尘”,则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超脱和对仙境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汝阴名郡拥朱轮,洛宅霜威尚袭人。
    • 描绘汝阴名郡的繁华和洛阳宅邸的严寒,朱轮象征官位,霜威暗示官场的严酷。
  2. 门籍旧通仙禁近,书囊才补殿帷新。
    • 门籍记录着接近皇宫的荣耀,书囊补充殿帷,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3. 金华入侍知非晚,石柱题名又几春。
    • 金华宫中侍奉皇帝,石柱题名,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乐观和对功名的追求。
  4. 莫恋桑郊停五马,蓬邱几观自生尘。
    • 不要留恋官场的繁华,蓬莱山上的观宇自然会积满尘埃,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超脱和对仙境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朱轮比喻官位,霜威比喻官场的严酷。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朱轮”对“霜威”,“门籍”对“书囊”。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涯的描绘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复杂情感和对仙境的向往,体现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轮:象征官位。
  • 霜威:象征官场的严酷。
  • 门籍:象征过去的荣耀。
  • 书囊:象征对未来的期待。
  • 石柱题名:象征功名。
  • 蓬邱:象征仙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朱轮”象征什么? A. 官位 B. 财富 C. 权力 D. 地位
  2. 诗中的“霜威”暗示了什么? A. 官场的严酷 B. 自然的寒冷 C. 人情的冷漠 D. 社会的动荡
  3. 诗中的“石柱题名”源自哪个朝代的科举制度?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反思和对家乡的思念。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杨亿的《集贤李金部知颍州》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反思,但杨亿的诗更多地展现了官场的繁华和对未来的期待,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与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