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癸未》
时间: 2025-02-04 15:29: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癸未
作者: 刘永济
万缘吹剑首,忍遥吊楚兰魂。
正残画芜城,斜阳故宇,何限愁痕。
乾坤,只供醉眼,奈忧时肝胆自轮囷。
谁惜千经万纬,换来泪雨哀云。
前尘,去水粼粼,情漫苦,梦难温。
记乱雪榆关,惊涛汉渚,恨墨空存。
孤坟,甚时酹酒,唤灵旗赤豹出荒榛。
为语沧江淡日,故人垂老酸辛。
白话文翻译
全诗的意思是:万般情缘如剑般刺痛,心中难以忘怀楚兰的灵魂。眼前的画面如同破败的城池,斜阳映照下,愁苦无尽。天地之间,只剩醉眼迷离,愁苦的心肝肠自我盘旋。谁会在意那千经万纬的书籍,这一切都换来了泪雨与哀愁的云雾。往昔的日子,如清水般流淌,情感漫延苦涩,梦境也难以温暖。记得那纷乱的雪飘过榆关,惊涛拍击汉江,心中恨意如墨,空留遗存。孤坟之上,何时举杯酹酒,呼唤灵魂旗帜,赤豹出现在荒野中。愿与沧江淡日对话,故人已老,感叹生活的酸辛。
注释
- 万缘:指万种情缘,形容情感纷繁复杂。
- 楚兰:可能指楚地的兰花,象征着美丽的女子或已故的爱人。
- 画芜城:破败的城池,暗指往日的繁华已不再。
- 轮囷:意为反复、循环,形容心中的忧愁不断。
- 酹酒:指在墓前洒酒,以祭奠亡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永济(约1785年-1856年),字浩然,号澄甫,清代诗人,出生于湖南。刘永济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风格多样,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中常流露出对故乡、友人及历史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 癸未》写于癸未年(1843年),正值清朝中期,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人以个人的遭遇与历史的沉浮相结合,表达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刘永济的《木兰花慢 癸未》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词作。整首诗在意象上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开头以“万缘吹剑首”引入,诗人以剑喻情,表达对情感的苦涩。楚兰魂的吊唁,既是对故人的怀念,也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接着,诗人描绘了破败的画面,斜阳下的故宇,透出一种凄凉与无奈。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乾坤,只供醉眼”来传达内心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无力感。诗中提到的“千经万纬”与“泪雨哀云”,不仅指代了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表达了对生命苦难的深刻理解。
后半部分的意象如“记乱雪榆关”、“惊涛汉渚”则展现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融合,通过对过往的回忆,抒发了心中的遗憾与无可奈何。最后,孤坟与酹酒的意象,饱含着对逝者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思索。
整首词在音乐性和情感上都非常丰富,体现了刘永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敏锐感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细腻描写,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浓厚的怀旧之情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缘吹剑首:情感如剑,伤人无形。
- 忍遥吊楚兰魂:忍心遥远地哀悼故人。
- 正残画芜城:描绘破败的昔日景象。
- 斜阳故宇,何限愁痕:夕阳下的旧居,留下无尽的愁苦。
- 乾坤,只供醉眼:天地只供我醉眼看世界。
- 奈忧时肝胆自轮囷:愁苦盘旋,难以自解。
- 谁惜千经万纬:谁在乎这些书本知识。
- 换来泪雨哀云:换来的却是泪水与哀愁。
- 前尘,去水粼粼:往昔如水般流逝。
- 情漫苦,梦难温:情感漫延苦涩,梦境难以温暖。
- 记乱雪榆关:记得那纷乱的雪景。
- 惊涛汉渚,恨墨空存:惊涛拍岸,心中恨意如墨。
- 孤坟,甚时酹酒:在孤坟上,何时举杯祭奠。
- 唤灵旗赤豹出荒榛:呼唤灵魂,赤豹象征神秘。
- 为语沧江淡日:愿与沧江淡日对话。
- 故人垂老酸辛:故人已老,生活充满辛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喻为剑,形象生动。
- 对仗:如“情漫苦,梦难温”,字句工整,对比鲜明。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过往的追忆与现实的反思,表现出对人生苦短、情感复杂的深刻感悟,同时也传达出对故人及历史的怀念。
意象分析
- 楚兰:象征着美丽与逝去的爱。
- 画芜城:代表着破碎的理想与现实的残酷。
- 斜阳:寓意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孤坟:象征着孤独与对逝者的思念。
- 赤豹:可能象征着灵魂的召唤与不屈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缘”指的是什么?
- A) 友情
- B) 情感
- C) 亲情
-
“孤坟,甚时酹酒”中“酹酒”是什么意思?
- A) 饮酒
- B) 洒酒
- C) 赠酒
-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 A) 家乡
- B) 逝去的友人
- C) 青春年华
答案
- B) 情感
- B) 洒酒
- B) 逝去的友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月夜忆舍弟》与《木兰花慢 癸未》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前者更注重亲情,而后者则融合了对故人的怀念与历史的反思。两首诗在情感的深度与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示了古代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刘永济传》
- 《古典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