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花令·休把身心撋就》
时间: 2025-01-11 14:11:16意思解释
雨中花令·休把身心撋就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休把身心撋就。
著便醉人如酒。
富贵功名虽有味,
毕竟因谁守。
看取刀头切藕。
厚薄都随他手。
趁取日中归去好,
莫待黄昏後。
白话文翻译:
不要把身心都放在这种境地上,
只会让人醉得如同饮酒一般。
富贵和功名虽然有些味道,
但究竟是为了谁来守护呢?
要看好刀头切藕,
厚薄全在他人的手中。
趁着正午的时候赶快归去,
不要等到黄昏之后再说。
注释:
- 撋(huó): 指挥挥动,脱离。这里引申为“放纵”。
- 著便: 意为“让人醉倒”。
- 富贵功名: 指富裕的生活和显赫的地位。
- 刀头切藕: 比喻掌握在别人手中的事情,形象地描绘了命运的脆弱。
- 厚薄: 指事情的成败、得失。
- 趁取: 抓紧、利用。
- 黄昏: 晚上的时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机会的消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子仪,号青溪,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词作见长,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生活感受,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李之仪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历史阶段,个人的命运常常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诗中表达了对人生、名利的思考。
诗歌鉴赏:
《雨中花令·休把身心撋就》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词作,通过对人生的反思,李之仪传达了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词的开篇直接劝诫人们不要过于沉迷于对身心的追求,尤其是在浮华的名利面前,容易让人迷失自我。诗中“富贵功名虽有味,毕竟因谁守”一句,深刻地揭示了名利的虚幻与短暂,质问追求的意义,突显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
接下来的“看取刀头切藕”用刀切藕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生中许多事情的脆弱与无常,引发读者对自身命运的深思。而最后两句则传达了珍惜当下、把握时光的紧迫感,劝诫人们应当在最好的时光里,及时回归内心的平静,避免在黄昏中后悔。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鲜明,表达了李之仪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名利的淡然态度,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休把身心撋就:劝诫他人不要沉迷于物质与名利。
- 著便醉人如酒:沉迷之后,容易让人迷失自我,像酒醉一样。
- 富贵功名虽有味:虽然富贵和名声有其吸引力。
- 毕竟因谁守:但这些终究是为了谁来保留呢?
- 看取刀头切藕:比喻人生的脆弱,命运往往掌握在他人手中。
- 厚薄都随他手:事情的得失全在他人控制之中。
- 趁取日中归去好:应当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及时归去,抓住机会。
- 莫待黄昏後:不要等到黄昏时分再后悔。
修辞手法:
- 比喻: “刀头切藕”生动形象,突显人生的脆弱。
- 对仗: 词中句子结构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 “毕竟因谁守”,引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名利的反思与淡泊,强调把握当下、珍惜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意象分析:
- 身心: 象征人的整体状态,强调内心的平和。
- 刀头切藕: 比喻命运的脆弱,暗示人生的不确定性。
- 日中与黄昏: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机会的把握,日中象征着光明与希望,黄昏则象征着失去和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词中“富贵功名虽有味”表达了什么?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名利的淡泊
- C. 对财富的不屑
-
“刀头切藕”比喻了什么?
- A. 生活的艰辛
- B. 命运的脆弱
- C. 人际关系的复杂
-
词中强调了什么时间的把握?
- A. 早晨
- B. 正午
- C. 黄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y 李清照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by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李之仪的《雨中花令·休把身心撋就》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之仪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辛弃疾则表现出对壮丽人生的追求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李之仪诗词选》
- 《古典文学的美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