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俞希贤大暑家居寄天宁二老》

时间: 2024-09-19 21:27:58

静退陶彭泽,风流支道林。

论欢虽暂阻,投分本来深。

客舍汗如洗,僧轩云正阴。

莫因俗眼碍,终负胜游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俞希贤大暑家居寄天宁二老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静退陶彭泽,风流支道林。
论欢虽暂阻,投分本来深。
客舍汗如洗,僧轩云正阴。
莫因俗眼碍,终负胜游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大暑时节,避暑而居,与友人的情谊深厚,尽管因外界的干扰而不能畅快地相聚,但内心的情感依旧牢固。作者以陶渊明和支道林的风流隐逸为引子,表达了自己的志趣和对友谊的珍视。


注释

  • 静退:指隐退、归隐。
  • 陶彭泽:陶渊明,字元亮,号彭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和诗人,代表着隐逸生活。
  • 风流:形容才气和风采。
  • 论欢:指讨论欢乐。
  • 投分:指交往和交情。
  • 客舍:旅馆、客房。
  • 汗如洗:形容天气炎热,出汗很多。
  • 僧轩:僧人的居所或房间。
  • 俗眼:世俗的眼光。
  • 胜游心:对游玩和享受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伯渊,号清澄,南宋著名的诗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为题材,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盛夏,当时作者因酷暑选择在家中静居,寄情于自然及友人,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李之仪的《次韵俞希贤大暑家居寄天宁二老》是一首抒情诗,反映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季对友人的思念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静退陶彭泽”引入,陶渊明因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宁静而选择隐居,作者借此表达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推崇。接下来的“风流支道林”则提到另一位隐士,支道林,增强了隐逸的主题。

虽然“论欢虽暂阻,投分本来深”表面上提到因炎热而无法相聚,但其实是对友谊深厚的肯定。即使在客舍中“汗如洗”,仍然可以在僧人的阴凉处寻求片刻的安宁。最后一句“莫因俗眼碍,终负胜游心”则道出作者的豁达心态,强调不应该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要保持内心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友情,也反映了他的人生态度,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干扰的超脱,是一首兼具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静退陶彭泽:隐退于世,如陶渊明一般,追求宁静。
  2. 风流支道林:赞美支道林的才华与风范,强调隐士的高洁。
  3. 论欢虽暂阻:虽然欢乐的相聚受到了阻碍。
  4. 投分本来深:彼此之间的情谊根本上是深厚的。
  5. 客舍汗如洗:在客房中,因酷暑而汗流浃背。
  6. 僧轩云正阴:僧人的房间里云层遮荫,正好避暑。
  7. 莫因俗眼碍:不要因世俗的眼光而受到影响。
  8. 终负胜游心:最终将辜负了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客舍”与“僧轩”的对比,突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比喻:用“汗如洗”形象地描绘了夏季的酷热。
  • 排比:句式的对称使得诗句更加富有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描绘炎热的夏季,表现出在外界压力下保持内心宁静的重要性。诗人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强调内心的追求不应被世俗眼光所左右。


意象分析

  • 陶彭泽:象征隐逸与高洁。
  • 支道林:象征风流与才华。
  • 客舍:象征世俗生活的繁杂。
  • 僧轩:象征内心的宁静与避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之仪的“静退陶彭泽”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僧轩”主要象征什么? A. 炎热
    B. 宁静
    C. 友谊

  3. 诗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友谊的珍视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隐逸生活的诗意。
  • 王维的《鹿柴》:体现了自然与心灵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李之仪《次韵俞希贤大暑家居寄天宁二老》陶渊明《饮酒》
    • 两者都强调隐逸生活的重要性,但李之仪的诗在表达友谊方面更为突出,而陶渊明则更多地沉浸于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