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石鼓歌》
时间: 2025-01-26 03:02:11
我来太学谒孔庙,下观戟门石鼓陈。
之罘诅楚几埋没,此石照耀垂千春。
苔昏藓涩读难下,虫彫鸟剥细不分。
古画诘曲蛟龙隐,石气惨淡烟雾氛。
周王功勋史籀笔,数石散落岐阳滨。
中兴气象岂复睹,大篆意格谁曾闻。
先秦文字稍近古,两汉摹拓多失真。
六朝以来尚靡丽,钟王往往称通神。
唐韩宋轼递歌叹,长篇险韵何悲辛。
大观之间入汴国,君王好艺崇斯文。
高驼巨舰远载玫,金填玉嵌传相珍。
靖康乘舆忽播荡,保和玩物随烟尘。
神驱鬼守散复聚,至宝岂得空沉沦。
文皇北来定燕鼎,不置太庙留成均。
博士无烦上书请,诸生颇得亲讲询。
虚廊画壁安置稳,大厦长檐覆盖新。
不随钟鼎怨磨灭,已与琬琰争嶙峋。
平生博览爱古迹,世上墨本徒纷纭。
此虽残缺岁已久,尚觉只字轻千缗。
璧池日月动华衮,奎阁星斗罗贞珉。
呜呼孔庙在万世,此石与庙长无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石鼓歌》
我来太学谒孔庙,下观戟门石鼓陈。
之罘诅楚几埋没,此石照耀垂千春。
苔昏藓涩读难下,虫彫鸟剥细不分。
古画诘曲蛟龙隐,石气惨淡烟雾氛。
周王功勋史籀笔,数石散落岐阳滨。
中兴气象岂复睹,大篆意格谁曾闻。
先秦文字稍近古,两汉摹拓多失真。
六朝以来尚靡丽,钟王往往称通神。
唐韩宋轼递歌叹,长篇险韵何悲辛。
大观之间入汴国,君王好艺崇斯文。
高驼巨舰远载玫,金填玉嵌传相珍。
靖康乘舆忽播荡,保和玩物随烟尘。
神驱鬼守散复聚,至宝岂得空沉沦。
文皇北来定燕鼎,不置太庙留成均。
博士无烦上书请,诸生颇得亲讲询。
虚廊画壁安置稳,大厦长檐覆盖新。
不随钟鼎怨磨灭,已与琬琰争嶙峋。
平生博览爱古迹,世上墨本徒纷纭。
此虽残缺岁已久,尚觉只字轻千缗。
璧池日月动华衮,奎阁星斗罗贞珉。
呜呼孔庙在万世,此石与庙长无湮。
白话文翻译:
我来到太学拜访孔庙,低头看见戟门旁的石鼓静静地陈列着。
这块石鼓曾被诅咒的楚国几乎淹没,但如今它依然辉映着千春。
苔藓覆盖,难以阅读其上,虫蚀鸟啄的痕迹细微难辨。
古画扭曲,蛟龙的形象隐约可见,石头散发着惨淡的气息,烟雾弥漫。
周王的功勋记录在史籀的笔下,几块石头散落在岐阳的岸边。
中兴的气象已难再见,谁曾听闻大篆的气韵?
先秦的文字稍显古朴,而两汉的摹拓多有失真。
自六朝以来,作品尚且华丽,钟王常被称颂为通神之人。
唐代的韩愈与宋代的苏轼相继吟唱,长篇的韵律中何其悲辛。
在大观之中进入汴京,君王喜爱艺术,崇尚文治。
高驼巨舰远渡载来玫瑰,金嵌玉饰传为珍贵之物。
靖康之变,皇帝的车驾忽然颠覆,保和的玩物随烟尘而散。
神明驱动鬼神守护,珍宝岂能空自沉沦?
文皇北来定下燕国的鼎,不将太庙的成均留存。
博士们无需烦恼上书请求,诸生们也能亲自请教讲解。
虚廊的画壁安置得稳妥,大厦的长檐也覆盖得全新。
不因钟鼎的怨恨而磨灭,已与琬琰争奇斗艳。
我生平博览古迹,世上墨本纷繁杂乱。
虽然这石鼓已残缺多年,但我仍觉得其中的字句轻如千金。
璧池上的日月动荡,华衮的星斗如同奎阁的贞珉。
唉,孔庙永存于万世,这块石鼓与庙宇将长久不灭。
注释:
- 戟门:古代的门,形状像戟。
- 石鼓:古代的石制物品,记载历史。
- 之罘:可能指楚国的某地。
- 苔昏藓涩:苔藓生长得久,文字难以辨认。
- 史籀:古代史家,指的是史书的作者。
- 中兴气象:指朝代复兴的景象。
- 大篆:古代汉字的一种书写方式。
典故解析:
- 孔庙:供奉孔子的庙宇,象征着儒家文化。
- 靖康之变:指金朝入侵南宋的历史事件,影响深远。
- 文皇:指历史上的明文帝,其北巡的故事广为流传。
- 琬琰:美玉,象征着珍贵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景明,明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受儒家思想影响,作品多以古典文化为背景,风格清新脱俗,重视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创作背景:
《观石鼓歌》创作于明代,诗人游览孔庙时,对石鼓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产生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诗歌鉴赏:
《观石鼓歌》以其独特的视角,勾勒出一幅历史与文化交织的画卷。何景明通过对石鼓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古代文字的美丽与沧桑,表现了对历史的崇敬与对文化传承的渴望。石鼓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古代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无数的历史故事。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苔昏藓涩”,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文化的逐渐模糊。此外,诗人借助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显示了文化的脆弱与珍贵。整首诗在语言上流畅而富有韵律,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来太学谒孔庙:表明诗人前往太学拜访孔庙,设置背景。
- 下观戟门石鼓陈:低头看见陈列于戟门旁的石鼓,暗示古老的历史。
- 之罘诅楚几埋没:提及楚国的历史,反映文化的消逝。
- 此石照耀垂千春:石鼓仍发光芒,象征文化的永恒。
- 苔昏藓涩读难下:苔藓覆盖,难以辨认,表达对古文字的感慨。
- 虫彫鸟剥细不分:虫蚀鸟啄的痕迹,暗示岁月的侵蚀。
- 古画诘曲蛟龙隐:古代画作的残缺,隐喻历史的模糊。
- 石气惨淡烟雾氛:石头的气息,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石鼓比作文化的象征,表达对古代文化的敬仰。
- 对仗:诗中使用了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石鼓赋予生命,强调其历史的积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深切怀念和对历史遗迹的敬意,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与珍视,同时也隐含了对当代文化的忧虑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鼓:象征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 苔藓:代表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磨灭。
- 孔庙:象征儒家思想与文化的根基。
- 虫蚀鸟啄:象征自然对人文遗产的侵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石鼓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文化的消逝
- B. 历史的传承
- C. 自然的力量
- D. 人民的智慧
-
何景明在诗中提到的“靖康乘舆”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唐朝灭亡
- B. 南宋被侵略
- C. 明朝建立
- D. 元朝入侵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观石鼓歌》与《登高》同样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悲怆,而《观石鼓歌》则更强调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沉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的文化观》
- 《古代文化与诗歌的关系探讨》
- 《何景明的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