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雨丰今岁,初晴屏积阴。
猛收千疋练,微露一棱金。
天熨粉青嫩,山描愁黛深。
谁言残剩暑,卓午不相寻。
白话文翻译:
今年雨水丰沛,刚刚放晴的时候,天边的阴云还未完全散去。田野中收获的稻谷如同千条白练,而微微透出的阳光像是一片金色的光芒。天空像是被熨斗熨平般清新,青山的轮廓显得愈发深沉。谁说炎热的夏天还在继续呢?其实午后的时光已不再与我们相拥。
注释:
- 丰:丰盛、丰富。
- 屏积阴:云层在天空中像屏风一样堆积,形容阴云未散。
- 猛收:迅速地收获。
- 千疋练:形容稻谷像千条白练一样。
- 微露一棱金:微微露出金色的阳光。
- 熨:熨烫,形容天空的清新。
- 愁黛:愁苦的深色,形容山的色彩。
- 卓午:指正午时分,强调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残剩暑”和“卓午”可以看作对季节变化的描绘,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诗作多描写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常带有哲理思考,关注社会民生。杨万里身处南宋时期,国家动荡,社会动乱,他的作品常呈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发中桥二首》是杨万里在一次新雨初晴的时节所作,诗中描绘了丰收的田野与清新的自然环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新雨后的田园风光,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开头两句,诗人使用“新雨丰今岁,初晴屏积阴”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接下来的“猛收千疋练,微露一棱金”则将视线转向丰收的稻谷,象征着农民的辛勤与对生活的期望。
“天熨粉青嫩,山描愁黛深”两句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清新的天空与黛色的山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自然的美丽与深邃。最后一句“谁言残剩暑,卓午不相寻”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夏天的炎热似乎已经不再,转而是一种更为清凉的感觉,给人以宁静和舒适。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极具匠心,清新自然的景象与隐含的哲理思考相结合,形成了杨万里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雨丰今岁:今年的雨水丰沛,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 初晴屏积阴:刚放晴的时候,阴云仍然残留在天空,描绘出天气的变化。
- 猛收千疋练:快速地收获稻谷,形象地展现了丰收的景象。
- 微露一棱金:透出的阳光像金色的光辉,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天熨粉青嫩:天空清新如被熨斗熨平,体现了自然的美丽。
- 山描愁黛深:山的颜色深邃,带有愁苦,形成对比。
- 谁言残剩暑:反问句,质疑残存的夏天是否真的存在。
- 卓午不相寻:正午的时光已然不再,暗含时间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猛收千疋练”,比喻稻谷丰收的景象。
- 拟人:将自然景象进行拟人化,使得诗句更生动。
- 对仗:如“天熨粉青嫩,山描愁黛深”,对称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新雨后的田园风光,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丰收的希望,同时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雨: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丰收:代表着勤劳与成果。
- 天空:象征着自由与变化。
- 山:代表着坚韧与深沉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新雨丰今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期待丰收
- B. 对未来的忧虑
- C. 对过去的怀念
-
“猛收千疋练”中的“练”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稻谷
- C. 细缝
-
诗中提到的“卓午”是指什么?
- A. 早晨
- B. 正午
- C. 黄昏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比较杨万里的《发中桥二首》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丰收的喜悦,而杜甫则在艰苦的环境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相关的古典文学评论书籍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