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湖上呈穉卿》

时间: 2025-04-29 15:28:26

熠熠萤光草际流,及时高宴落霞洲。

繁弦急管宜清月,细蕊浓芳艳晚秋。

飞鹭欲来迎画舫,跳鳞如喜脱金钩。

知公加数为醇酿,应许闲宫烂漫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熠熠萤光草际流,
及时高宴落霞洲。
繁弦急管宜清月,
细蕊浓芳艳晚秋。
飞鹭欲来迎画舫,
跳鳞如喜脱金钩。
知公加数为醇酿,
应许闲宫烂漫游。

白话文翻译:

闪烁的萤火虫在草丛中流动,
正是时候在落霞的洲头高设宴席。
悠扬的弦乐和急促的管乐适合清明的月夜,
细腻的花蕊和浓郁的芳香映衬着晚秋的美丽。
飞翔的白鹭似乎要来迎接画舫,
水中的鱼跃动得像是喜悦地挣脱了金钩。
知道你带来的酒是醇厚的,
应该答应在闲暇的宫殿中尽情游玩。

注释:

  • 熠熠:形容光亮闪烁的样子。
  • 萤光:萤火虫的光。
  • 高宴:盛大的宴会。
  • 繁弦急管:形容乐器的声音,繁弦:弦乐,急管:管乐。
  • 细蕊浓芳:细腻的花蕊和浓郁的香气。
  • 飞鹭:白鹭,一种鸟类。
  • 画舫:装饰华丽的船只。
  • 跳鳞:鱼跃出水面的样子。
  • 醇酿:美酒,醇厚的酒。
  • 闲宫烂漫游:在闲暇的宫殿中悠闲游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字公度,号白云,宋代诗人,主要活动于南宋时期。他以诗、文、词俱佳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宴湖上呈穉卿》创作于一个秋日的宴会上,诗人邀请好友共饮,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在闲适时光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宴湖上呈穉卿》是一首描绘秋日湖畔宴会的诗作。诗中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合了音乐、美酒与友谊,展现出一种闲适而又生动的生活情景。首联“熠熠萤光草际流”,以萤火虫的光辉照亮了草地,营造出一种梦幻而温馨的氛围。接着“及时高宴落霞洲”,将宴会的时间和地点具体化,体现出诗人对时光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刻的把握。

中间两联“繁弦急管宜清月,细蕊浓芳艳晚秋”,则通过音乐与花香的描绘,增强了宴会的氛围感,反映出自然与人的和谐。最后两联“飞鹭欲来迎画舫,跳鳞如喜脱金钩”,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生机勃勃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欢愉。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既有对美好自然的描绘,也有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诗人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熠熠萤光草际流:描绘萤火虫在草间闪烁的光芒,给人以温暖和宁静的感觉。
  2. 及时高宴落霞洲:宴会正好在落霞映照的洲头,体现出时空的美好结合。
  3. 繁弦急管宜清月:音乐与清月相得益彰,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4. 细蕊浓芳艳晚秋:晚秋的花朵正盛开,香气四溢,展现自然的丰盈。
  5. 飞鹭欲来迎画舫:白鹭飞来,似乎是在欢迎船只,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6. 跳鳞如喜脱金钩:鱼跃出水面,似乎是在欢庆,生动有趣。
  7. 知公加数为醇酿:朋友之间共享美酒,表达友情的深厚。
  8. 应许闲宫烂漫游:希望能够在闲暇中游玩,享受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跳鳞如喜脱金钩”,用比喻增强了动作的生动感。
  • 拟人:“飞鹭欲来迎”,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意。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宴会的描绘,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向往,展现了闲适而又生动的生活态度。诗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萤光: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2. 落霞:象征着美丽和宁静的时光。
  3. 繁弦急管:象征着欢快的音乐和热闹的气氛。
  4. 细蕊:象征着秋天的丰盈与美丽。
  5. 飞鹭:象征着自由与宁静。
  6. 跳鳞: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欢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友谊和闲适生活
    C. 战争与和平
    D. 个人的追求

  2. “熠熠萤光”中的“熠熠”形容什么? A. 颜色
    B. 光亮
    C. 声音
    D. 动作

  3. “飞鹭欲来迎画舫”中飞鹭的动作是? A. 飞走
    B. 飞来
    C. 蹲下
    D. 游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苏轼与韩维的作品均体现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但苏轼的作品更富有哲理性,而韩维则更注重生活中的闲适与乐趣。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