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茆港》

时间: 2025-01-11 22:37:22

图伯争雄浚白茆,万夫执役不胜劳。

那知畚锸声初歇,已有真人著柘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茆港
作者: 夏原吉 〔明代〕

图伯争雄浚白茆,
万夫执役不胜劳。
那知畚锸声初歇,
已有真人著柘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白茆港进行开凿的场景,众多人争先恐后地开挖,辛苦劳作,然而当忙碌的锹铲声刚刚停止时,已经有高人穿上了柘袍,象征着已经取得成就和地位。

注释:

  • 白茆:指的是一个地方名,可能是水域或港口。
  • 图伯争雄:图谋争取霸权,表现出人们积极争抢的状态。
  • 万夫执役:成千上万的人在辛苦地工作。
  • 畚锸:铲子和锹的总称,表示劳作的工具。
  • 柘袍:用柘树皮制作的衣服,代表高人或达官显贵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原吉,明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文,关注社会现实,富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明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劳作与成就的不同看法。诗人在此通过对比,表现出辛勤劳动与成功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诗歌鉴赏:

《白茆港》是一首描绘劳动场景的诗,诗中以“图伯争雄”开篇,生动展现了人们在白茆港忙碌工作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激烈的竞争与拼搏精神。接着“万夫执役不胜劳”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的艰辛劳作,反映了那种为了生存而不懈努力的状态。

然而,诗的后两句却转向了对比与反思。“那知畚锸声初歇,已有真人著柘袍”,在忙碌声中,已经有高人穿上了象征地位的衣袍,带有一种讽刺意味。这里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地位差异,以及辛勤劳动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复杂关系,似乎在告诉人们,虽然努力工作是必要的,但成功并非总是与劳动成正比。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与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现实,兼具了对劳动的赞美与对不公平现象的思考。这种双重的视角,使得作品在表达上具有了更深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图伯争雄浚白茆:描绘人们在白茆港拼争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激烈的竞争气氛。
  2. 万夫执役不胜劳:强调劳动的艰辛,展示出成千上万的人在为生计而努力。
  3. 那知畚锸声初歇:转折引出,表明在辛劳的背后,有些人却已获得成功。
  4. 已有真人著柘袍:指高人或成功者的出现,暗示成功与辛勤劳动的脱节。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劳动者与成功者的对比,强调了社会的阶层差异。
  • 象征:柘袍象征着地位与成功,形成了诗中重要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辛勤劳动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与成功的偶然性,深刻思考了社会的不平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茆港:象征着劳动与奋斗的地方。
  • 畚锸:代表辛勤的劳动工具,象征着努力与付出。
  • 柘袍:象征着成功与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述的主要场景是什么?
    • A. 休闲娱乐
    • B. 辛勤劳动
    • C. 人与自然的和谐
    • D. 战争
  2. “柘袍”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劳动者
    • B. 成功与地位
    • C. 自然
    • D. 贫困

答案:

  1. B. 辛勤劳动
  2. B. 成功与地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较,两者都强调了劳动与成果的关系,但李白更强调享乐与及时行乐的态度,而夏原吉则更多反思社会的不公与努力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本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