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春试后小病数日始起,至小园行散,红雨霏夕,绿阴酿寒,怨别伤春,益增无俚》
时间: 2025-02-04 15:27: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春试后小病数日始起,至小园行散,红雨霏夕,绿阴酿寒,怨别伤春,益增无俚
作者: 周星誉 〔清代〕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鸟儿归来,人与蝴蝶一样瘦弱,匆匆间已经辜负了流年。药炉香气静谧,只能扶着身体来到花前。门扉紧闭,东风中人已离去,这残余的红花还有谁来怜惜。只剩下垂柳,恍惚如我,被雪压着的秋千。深闺的这个夜晚,红帘遮月,紫佩横于烟雾中。想要在灯下依靠枕头,愁苦地听着杜鹃啼鸣。千万个今夜早早入睡,希望能在梦中与你相遇。或许,那涂着胭脂的泪水,能飞向那个人的身边。
注释:
- 逐莺归:春天的黄莺归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人如蝶瘦:形容人像蝴蝶一样瘦弱,表现了作者的身体虚弱。
- 药炉香静:药炉中香气弥漫,表示作者生病在家,药香弥漫。
- 深闺:指内室,女性居住的地方,暗指作者的孤独与内心的愁苦。
- 杜鹃:一种鸟,常被用来象征哀伤与别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星誉,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语言清新,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春天,诗人因小病在园中游览,春意盎然之际,内心却充满愁苦,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离别的伤感。
诗歌鉴赏:
这首《满庭芳》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因生病而感受到的孤独与病痛。开篇以“春逐莺归”引入春意,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但随即转入“人如蝶瘦”,生病的痛苦与春天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脆弱。诗中对药炉静香的描写,突显出一种无奈与孤独,诗人虽身处花前,却因病无法享受春光。
“门掩东风人去”一语,表现出离别的悲伤,春日的美好在诗人心中却是愁苦的回忆。接着,诗人以“剩垂柳恹恹似我”暗示自身与自然的共鸣,形成一种孤独的共感。最后,诗人在深闺中思念,渴望在梦中相见,表达了对爱与温暖的渴求。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生命的珍惜,也有对离别的无奈,充满了感伤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逐莺归:春天来临,鸟儿归家,暗示生机的到来。
- 人如蝶瘦:比喻自己因病而憔悴,表现出身体的虚弱。
- 药炉香静:安静的药香,象征着病中的孤独。
- 门掩东风人去:门关上了,春风中人已离去,表现出离别的寂寞。
- 剩垂柳恹恹似我:柳树垂挂,表现出诗人的消沉与无奈。
- 深闺当此夕:夜晚的深闺,突显孤独的情境。
- 千万今宵早睡:希望能够在梦中相见,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人如蝶瘦”比喻自己的虚弱。
- 拟人:将柳树拟人化,表达诗人的情感。
- 对仗:如“红帘押月,紫佩横烟”,展示了诗的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怀与对离别的伤感,表现了诗人因病而感受到的孤独与脆弱,同时也渴望爱与温暖的深切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新生与希望。
- 莺:春天的使者,象征美好与生机。
- 柳:象征柔弱与哀愁。
- 杜鹃:象征别离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人如蝶瘦”是用什么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
诗中提到的“深闺”主要指什么?
- A. 外面的世界
- B. 自己的内心
- C. 女性的居所
-
诗人对春天的感情是:
- A. 欢乐
- B. 愁苦
- C. 无所谓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女性的孤独与思念,而周星誉的《满庭芳》则更侧重于春天的意象与内心的矛盾,二者皆传达了深沉的情感,但表达方式与意象侧重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古典诗词解析》
- 《周星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