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陵如丹阳道中有感》
时间: 2025-01-10 23:08: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金陵如丹阳道中有感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数百年来王气消,
难将前事问渔樵。
苑方秦地皆芜没,
山借扬州更寂寥。
荒埭暗鸡催月晓,
空场老雉挟春骄。
豪华只有诸陵在,
往往黄金出市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几百年来,王朝的气运已经消散,难以向渔民和樵夫询问往昔的事迹。原本繁华的苑地如今已被荒草覆盖,连山间的景色也显得更加冷清。荒芜的田埂上,黑暗中鸡鸣催促着月光散去,空荡荡的场地里,老雉在春日里显得格外骄傲。如今的奢华只有那些陵墓在,常常能看到黄金在市朝中流通。
注释:
- 王气消:王朝的气运消散,指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衰落。
- 渔樵:渔民和樵夫,象征普通百姓。
- 苑方秦地:指当年繁华的苑地,如今已然荒芜。
- 扬州:古代繁华之地,象征着盛世的景象。
- 荒埭:荒废的田埂。
- 老雉:老雉鸡,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孤独。
- 诸陵:指古代帝王的陵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愚,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他推行的新法被称为“王安石变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社会的变迁和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成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进行改革和政治斗争之际。诗中流露出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无奈和感伤。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自金陵如丹阳道中有感》表现了对历史流逝的深切感慨和对现状的反思。全诗以沉重的语气,描绘了王朝的衰落与繁华的消逝。诗的开头“数百年来王气消”,直接点明了历史的变迁,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力感。接下来的“难将前事问渔樵”,通过渔民和樵夫的形象,表现出对往昔辉煌的无奈追问,似乎历史的烟云已经难以追溯。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诗人使用了“苑方秦地皆芜没,山借扬州更寂寥”,对比了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失落感。荒凉的环境中,鸡鸣和老雉的意象则增添了几分孤独和无奈,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最后“豪华只有诸陵在,往往黄金出市朝”,用陵墓和黄金象征了历史的沉重与浮华的虚幻,反映出对现实经济的冷静观察。整首诗透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王安石深邃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数百年来王气消:意指王朝的气运消散,历史的无情。
- 难将前事问渔樵:表明难以向普通百姓打听往昔,历史的记忆已经模糊。
- 苑方秦地皆芜没:秦地的苑园繁华已被荒草覆盖,历史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 山借扬州更寂寥:即使在扬州这样曾经的繁华之地,如今显得更加冷清。
- 荒埭暗鸡催月晓:在荒废的田埂上,鸡鸣催促着清晨的到来,暗示了时间的推移。
- 空场老雉挟春骄:空荡的场地,老雉骄傲地展翅,体现生命的韧性。
- 豪华只有诸陵在:如今的奢华只有帝王的陵墓留存,意味着繁华的虚幻与历史的沉重。
- 往往黄金出市朝:经济繁荣的表象,但背后隐藏着的却是历史的流逝与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王气消”比喻王朝的衰落。
- 对仗:如“荒埭暗鸡催月晓,空场老雉挟春骄”,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老雉“挟春骄”,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增强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反映出王安石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王气:象征王朝的气运,反映历史的变迁。
- 渔樵:普通百姓,代表社会的底层与历史的见证者。
- 苑地与扬州:象征繁华与盛世。
- 荒埭与老雉:象征孤独与生命的坚韧。
- 诸陵与黄金:象征历史的沉重与经济的浮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气消”指的是? A. 王朝的繁华
B. 王朝的衰落
C. 王朝的建立
D. 王朝的斗争 -
诗中提到的“渔樵”象征什么? A. 富有的贵族
B. 普通的百姓
C. 政治家
D. 文学家 -
“荒埭暗鸡催月晓”中“鸡”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表示富裕
B. 象征时间的流逝
C. 象征战争
D. 象征繁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感慨历史变迁与国破家亡。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对历史的回忆与感慨。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杜甫的诗歌都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王安石的《自金陵如丹阳道中有感》更侧重于对繁华的怀念,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强调国破家亡的苦痛。两者在情感基调和历史观上各有不同,但均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王安石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