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王檐叔奉使江南访茶法利害见寄》

时间: 2025-01-11 01:43:46

余闻古之人,措法贻厥後。

命官惟贤材,职事又留狃。

止能权轻重,王府则多有。

岂尝搉其子,而为民父母。

当时所经营,今十已毁九。

其一虽幸在,漂摇亦将朽。

公卿患才难,州县固多苟。

诏令虽数下,纷纷谁与守。

官居甚传舍。

位以声势受。

既不责施为,安能辨贤不。

区区欲捄弊,万谤不容口。

天下大安危,谁当执其咎。

劳心适有罪,养誉终天丑。

岂惟祖子孙,教戒及朋友。

贵者大其领,诗人歌四牡。

至尊空独忧,不敢乐饮酒。

哿矣富阡陌,哀哉此无糗。

乡闾人所怀,今或弃而走。

岂无济无术,使尔安畎亩。

故今二三公,戮尹思矫揉。

永惟东南害,茶法盖其首。

私藏与窃贩,犴狱常纷纠。

输将一不足,往往死鞭杻。

贩陈彼杂恶,强卖曾非诱。

已云困关市,且复搔林薮。

将更百年弊,谓民知可否。

出节付群材,询谋欲经久。

朝廷每若此,自可跻仁寿。

因知从今始,渐欲人财阜。

吾宗恢奇士,选使自朝右。

聪明谅多得,为上归析剖。

王程虽薄遽,邦法难卤莽。

愿君博谘诹,无择壮与考。

余知茶山民,不必生皆厚。

独当征求任,尚恐难措手。

孔称均无贫,此语今可取。

譬欲轻万钧,当令众人负。

强言岂宜当,聊用报琼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余闻古之人,措法贻厥後。命官惟贤材,职事又留狃。止能权轻重,王府则多有。岂尝搉其子,而为民父母。当时所经营,今十已毁九。其一虽幸在,漂摇亦将朽。公卿患才难,州县固多苟。诏令虽数下,纷纷谁与守。官居甚传舍。位以声势受。既不责施为,安能辨贤不。区区欲捄弊,万谤不容口。天下大安危,谁当执其咎。劳心适有罪,养誉终天丑。岂惟祖子孙,教戒及朋友。贵者大其领,诗人歌四牡。至尊空独忧,不敢乐饮酒。哿矣富阡陌,哀哉此无糗。乡闾人所怀,今或弃而走。岂无济无术,使尔安畎亩。故今二三公,戮尹思矫揉。永惟东南害,茶法盖其首。私藏与窃贩,犴狱常纷纠。输将一不足,往往死鞭杻。贩陈彼杂恶,强卖曾非诱。已云困关市,且复搔林薮。将更百年弊,谓民知可否。出节付群材,询谋欲经久。朝廷每若此,自可跻仁寿。因知从今始,渐欲人财阜。吾宗恢奇士,选使自朝右。聪明谅多得,为上归析剖。王程虽薄遽,邦法难卤莽。愿君博谘诹,无择壮与考。余知茶山民,不必生皆厚。独当征求任,尚恐难措手。孔称均无贫,此语今可取。譬欲轻万钧,当令众人负。强言岂宜当,聊用报琼玖。

白话文翻译:

我听说古代的人们制定法规以传给后代,任用官员只看重贤能的人才,政务也留给熟悉的人处理。但如今的权重却多由王府掌握,难道他们曾试图推开自己的孩子,去当民众的父母?当年所经营的事业,现在已毁坏了九成,就算还有一成存留,也终将随时间腐朽。公卿们担忧人才难以获得,而各州县的官员则多半不称职。虽然诏令下达了很多,却纷乱不堪,谁能负责遵守呢?官员的地位只凭声势,而不是能力,既然不责罚施为,又怎能辨别贤愚?我想要纠正这些弊端,口中却常被万般谴责。天下的安危,谁来承担其责任?费心劳神的反而有罪,获得美名的却终究丢脸。岂止是祖孙的事,教育和警戒应当及于朋友。权贵们的权力越来越大,诗人们则歌颂他们的丰功伟绩。至高无上的统治者独自忧虑,不敢享受美酒。哎呀,富饶的田地,哀哉这样的困境,乡里人所盼的,如今或许被抛弃而逃。难道没有办法和技术让你安稳耕作吗?因此如今的二三位公卿,想要纠正这些问题,却往往做得不够好。茶法的弊端在东南,已经成为首要问题。私藏和贩卖,监狱常常因此混乱。缴纳的税款往往不足,甚至让人遭到鞭打。出售的杂物,强迫销售并非诱导。已经说过了,市面上困扰,甚至连森林也被烦扰。将来百年间的弊端,民众是否能知晓?将节制交给众人,征求意见以求长久。朝廷若能如此,自然可以长享仁寿。由此可知,从今往后,渐渐希望人们财源广进。我的宗族中有许多奇才,选派的人应该从朝中挑选。聪明才干的人应被重用,为君王分忧。王程虽短,但国法却不能草率。希望你广泛咨询,别偏向年轻和年老。我知道茶山的民众,并非人人富裕,独自承担征税的职务,恐怕难以应付。孔子曾说人人无贫,此话如今可以借鉴。假如想轻松获得万钧之力,应该让众人共同承担。强词夺理又怎能成功,聊以回报美玉吧。

注释:

  • 措法:制定法律。
  • 贻厥後:传给后代。
  • 命官惟贤材:任用官员只看重贤能的人才。
  • 王府:指王权或权贵。
  • 漂摇:比喻不稳定或将要腐朽。
  • 诏令:皇帝的命令。
  • 贩陈彼杂恶:指贩卖杂物和恶劣的商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是“熙宁变法”的主要倡导者,以其政治上的理想主义和经济上的务实主义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王安石奉使江南期间,主要探讨了当时茶法带来的社会弊端和对民生的影响,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关切和对改革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人立法、任官的反思,揭示了当时社会治理的弊端。王安石以对比的手法,耐心地分析了古代贤能治理与当代腐败无能之间的差距,展现出他对人才选拔和治理的深刻思考。诗中多次提到的“茶法”不仅是对具体法令的批判,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和民生困境的隐喻。王安石借用茶法的例子,深入剖析了权力滥用、贪污腐败以及民众生活的艰难,表达了他对改革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思考。诗中所流露出的忧国忧民之情,既是对当时政治的无奈,也是对未来希望的期待,充分体现了王安石作为改革家的情怀与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开头提到古人制定法律是为了后代,强调法制的重要性。
  • 论述当代任官标准的偏差,表明对民众的忽视。
  • 描述当时社会的弊端,表达忧虑与无奈。
  • 通过茶法的例子,揭示了社会的混乱与不公,强调改革的必要性。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人与今人的治理对比,突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 比喻:用茶法比喻社会治理的弊端。
  • 排比:多次列举各种社会现象,增强了语气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王安石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改革的渴望与希望,通过对法律、人才、民生的探讨,揭示了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隔阂,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意象分析:

  • 茶法:象征社会治理的混乱与腐败。
  • 古人:代表理想中的政治家。
  • 公卿:象征当时腐败的官僚体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茶法”是指什么?

    • A. 一种茶叶
    • B. 一项法律
    • C. 一种饮食习惯
    • D. 一种文化活动
  2. 诗中提到“劳心适有罪”指的是什么?

    • A. 劳心的人得到奖赏
    • B. 劳心的人有罪
    • C. 劳心与安逸无关
    • D. 劳心是美德

答案:1.B 2.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王安石的诗更为直接地探讨了政治与社会问题,杜甫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家国情怀,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诗句

余闻古之人,措法贻厥後。下一句是什么

命官惟贤材,职事又留狃。上一句是什么

命官惟贤材,职事又留狃。下一句是什么

止能权轻重,王府则多有。上一句是什么

止能权轻重,王府则多有。下一句是什么

岂尝搉其子,而为民父母。上一句是什么

岂尝搉其子,而为民父母。下一句是什么

当时所经营,今十已毁九。上一句是什么

当时所经营,今十已毁九。下一句是什么

其一虽幸在,漂摇亦将朽。上一句是什么

其一虽幸在,漂摇亦将朽。下一句是什么

公卿患才难,州县固多苟。上一句是什么

公卿患才难,州县固多苟。下一句是什么

诏令虽数下,纷纷谁与守。上一句是什么

诏令虽数下,纷纷谁与守。下一句是什么

官居甚传舍。上一句是什么

官居甚传舍。下一句是什么

位以声势受。上一句是什么

余闻古之人,下一句是什么

措法贻厥後。上一句是什么

措法贻厥後。下一句是什么

命官惟贤材,上一句是什么

命官惟贤材,下一句是什么

职事又留狃。上一句是什么

职事又留狃。下一句是什么

止能权轻重,上一句是什么

止能权轻重,下一句是什么

王府则多有。上一句是什么

王府则多有。下一句是什么

岂尝搉其子,上一句是什么

岂尝搉其子,下一句是什么

而为民父母。上一句是什么

而为民父母。下一句是什么

当时所经营,上一句是什么

当时所经营,下一句是什么

今十已毁九。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