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6 04:45: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路难三首 其一
作者: 王世贞〔明代〕
寒不入阿房中,春不出轮台东。
轮台岂无春,层冰砢焉能通。
策驽马,上剑阁,悬度絙索贯复穷。
发白帝,下峡江以风。
目不得瞬,飞不得同。
人生本末竟焉岐,积贱累荣各因之。
南山有鸟易凤皇,毛羽剥落便摧藏。
行路难,君自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无法进入阿房宫,寒冷却笼罩在轮台东边。轮台虽有春意,却被厚厚的冰层封住。骑上驽马,登上剑阁,悬挂的绳索把我们带到极限。顺着江风从白帝城出发,目光难以集中,飞翔也无法相互伴随。人生的道路各有分岐,富贵与贫贱皆因个人的积累而异。南山的鸟容易成为凤凰,但毛羽脱落后便失去庇护。行路艰难,你自己也要感到悲伤。
注释
- 阿房:阿房宫,古代秦国的宫殿,象征奢华与权势。
- 轮台:指轮台,古代边地,代表艰难的境遇。
- 层冰砢:厚重的冰层,形容阻碍通行。
- 策驽马:骑上驽马,指骑乘速度缓慢的马匹,暗指行路艰难。
- 剑阁:剑门关,险峻的山道,象征艰险之路。
- 白帝:白帝城,指今重庆的白帝城,著名的历史遗迹。
- 南山有鸟易凤皇:南山的鸟容易变成凤凰,形容希望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世贞,明代诗人,字饮冰,号澄江,生于1517年,卒于1590年。他以诗、词、文、赋皆有造诣,尤其以诗作闻名,风格清新,常用典故,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行路难三首》是王世贞在经历人生波折后写下的,反映了他对人生困境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以及个人的遭遇,表达对人生艰难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寒冷的场景引入,描绘了阿房宫的奢华与轮台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人生的不同境遇。接着,诗人用“驽马”和“剑阁”象征行路的艰难,展现出一种无奈与压迫感。下文提到的白帝城与峡江,使用了地理上的高低起伏,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诗中“目不得瞬,飞不得同”表达了人际关系的疏远与无奈,似乎在诉说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接下来的“人生本末竟焉岐”,则更为深刻地反映出人生的选择与偶然,强调了富贵与贫贱的因果关系。
最后的“南山有鸟易凤皇”将希望与失落结合,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观察,展现了王世贞对生命的思索与感慨,既有哲理的深邃,又富有情感的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不入阿房中:阿房宫的奢华无法抵御寒冷,暗示外在的富贵不能带来内心的温暖。
- 春不出轮台东:春天在轮台东边无法显现,象征着希望被困于艰难境地。
- 轮台岂无春:质疑为什么轮台没有春天,实际上是对困境的反思。
- 层冰砢焉能通:厚重的冰层阻挡了春天的到来,暗示外界的阻碍与内心的困境。
- 策驽马,上剑阁:骑上慢马,攀登险峻的山道,象征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 悬度絙索贯复穷:依靠绳索到达极限,暗示人生的极限与无奈。
- 发白帝,下峡江以风:从白帝城出发,乘风而下,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 目不得瞬,飞不得同:目光难以集中,飞翔不能相伴,象征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人生本末竟焉岐:人生的选择与岐路,反映出人生的复杂性。
- 积贱累荣各因之:财富与贫贱的聚积皆由个人的努力与选择。
- 南山有鸟易凤皇:表达了希望与失落的对比,暗示人生的无常。
- 毛羽剥落便摧藏:失去保护后的脆弱,象征着人生的脆弱与悲哀。
- 行路难,君自伤:结尾强调了行路的艰难,感叹人生的无奈与伤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寒不入阿房中,春不出轮台东”,形成对比。
- 比喻:将人生比作行路,形象生动。
- 夸张:如“层冰砢焉能通”,强调了困难的程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艰难的感悟,强调了个人努力与境遇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对无常与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交织,令读者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阿房:奢华与权势的象征。
- 轮台:艰难与困境的象征。
- 剑阁:险峻之路,代表挑战。
- 白帝:历史与旅途的结合。
- 鸟与凤皇:希望与失落的对比,象征人生的转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阿房宫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奢华与权势
- C. 自然景色
- D. 人际关系
-
“轮台岂无春”中的“春”指代什么?
- A. 春天的气候
- B. 希望与生机
- C. 富贵
- D. 人生的选择
-
诗中“目不得瞬”的意思是什么?
- A. 目光难以集中
- B. 目光炯炯有神
- C. 目光短暂
- D. 目光远大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行路难》李白
- 《登高》杜甫
- 《九歌》屈原
诗词对比: 王世贞的《行路难》与李白的《行路难》相似之处在于都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感慨与无奈,但王世贞更倾向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多用豪放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王世贞诗文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