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岱》
时间: 2025-04-27 10:49: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凌空叠嶂绝凡埃,青帝高居绛节开。
捧出海天红日近,迓将蓬岛碧霞来。
石闾闪烁迎阳洞,玉简光华封禅台。
一自祥符禋祀后,太平顶上最崔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岱山的壮丽景色。高耸的山峰直入云霄,与尘世隔绝,青天之神在高高的节日中显现。太阳从海天中升起,象征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迎接着蓬莱仙岛的碧霞光辉。石头的门洞在阳光下闪烁,犹如迎接光明的神圣场所,玉简上闪耀着光辉的封禅台。自从祥符年间进行祭祀之后,太平顶的崇高与壮丽更是无人可比。
注释:
- 凌空:高高在上,直入云霄。
- 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 青帝:指天神或自然之神。
- 绛节:古代帝王的节日或象征,常用于祭祀。
- 蓬岛: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 玉简:古代的书简,象征着文化和智慧。
- 封禅:古代帝王祭天、祭地的仪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查道,宋代诗人,字君道,生于南宋时期,诗风清新典雅,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人文情怀。他的作品常蕴含哲理与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登岱》是查道在登临岱山时所作,岱山为五岳之首,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宗教意义。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神明的敬仰,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对和平时代的向往。
诗歌鉴赏:
《登岱》以其雄伟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开篇以“凌空叠嶂绝凡埃”引入,描绘出岱山的巍峨与壮丽,给人一种高远的感觉。接着“青帝高居绛节开”则将自然与宗教结合,表现了人们对天地神明的崇拜。通过“捧出海天红日近”,诗人将日出作为新的开始,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诗末的“太平顶上最崔巍”展现了岱山的崇高地位,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渴望与向往。整首诗既有壮阔的自然景观,又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体现了查道作为诗人的艺术追求与思想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凌空叠嶂绝凡埃:描绘山峰高耸入云,超脱于尘世,表现岱山的巍峨壮丽。
- 青帝高居绛节开:青帝象征着自然与神明,强调岱山在祭祀中的重要地位。
- 捧出海天红日近:日出之景,寓意新生与希望,强调岱山带来的生机。
- 迓将蓬岛碧霞来:蓬莱仙岛的美好意象,象征理想与追求。
- 石闾闪烁迎阳洞:形象地表现了岱山迎接光明的神圣场所。
- 玉简光华封禅台:表现文化与智慧的结合,强调封禅的重要性。
- 一自祥符禋祀后:强调自古以来的祭祀活动,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 太平顶上最崔巍:总结了岱山的崇高与壮丽,表达对和平盛世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岱山比作神圣的仙境,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石闾闪烁迎阳洞”、“玉简光华封禅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凌空叠嶂”表现出山的巍峨,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岱山为背景,体现了对自然的崇敬、对神明的敬仰及对太平盛世的渴望,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岱山:象征崇高、坚定的信念与理想。
- 青帝:象征自然与神明的结合,代表人们对天地的崇拜。
- 蓬岛:象征理想、追求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红日:象征希望与新生,代表着光明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帝”指的是哪个方面的神?
- A. 水神
- B. 天神
- C. 地神
-
“凌空叠嶂绝凡埃”中的“绝凡埃”意指:
- A. 脱离尘世
- B. 远离山谷
- C. 隐藏在云层
-
诗中提到的“蓬岛”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与追求
- C. 历史回忆
答案:
- B. 天神
- A. 脱离尘世
- B. 理想与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登高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与人生哲理;
- 《庐山谣》:强调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查道及其诗歌研究》